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世识 《广西教育》2014,(29):101-101
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一切以儿童为中心,落实"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把"教"与"学""做"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实践和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生活体验中发现语文教学之美。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细节出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以达到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云 《教师》2012,(27):73-7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熔于一炉。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依据教材、拓宽教材,积极将生活内容引进课堂,将课堂融人生活,用生活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一、依据教材,创设生活化课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总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依据教材,密切联系生活,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1.借助故事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并特别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带有生活的气息,要把政治理论的教学融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一、启发诱导,回味生活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根植于现实  相似文献   

4.
1.融入优化的教学情境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情境教学能够让思想品德课堂进发出生动活泼、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其中,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并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用语文的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门课程,它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文本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等几方面来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顾黄初先生曾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这就提示我们要建构一种新型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课堂,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  相似文献   

8.
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作为语文教师,应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其中感受语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就如同把鸟关在笼子里。"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陶行知还曾强调:"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的外延应与生活相等。然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语文实践的情境与乐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现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语言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从来就是人文的、审美的;语文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结构——生活的语文、情感的语文、灵性的语文。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生活与文化,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把语文教学引向生活的大舞台,讲究教学的情趣与艺术,让学生体验情境课堂,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内容,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融入课堂是很多语文教师试图探索的方面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早已变成过去时,广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还原语文的本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开放、高效的课堂。文章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其实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语文教学务必要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链接,真正地把语文教学由课堂引向社会生活。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又如何与生活链接,最终使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走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品德课程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归宿,同样也是品德课程进行的过程和手段。我们要把品德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内化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品德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周逸 《四川教育》2020,(6):42-43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实现与“文本情感”的有效衔接。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情感。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于小辉 《教育》2012,(36):5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作文是体验,精品佳作一定是学生的独特体验。作文是以学生的体验为根基,抒写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独特体验呢?链接生活让情境"如影随形""作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应树立"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作文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云蒸霞蔚、峰峦叠嶂、原野荒漠、江河湖海、溪泉瀑潭、都市美景、乡村风情、校园景观都可成为学生的观察对象,让  相似文献   

17.
"三真课堂",即"真实任务驱动、真实情境体验、真实探究学习"的语文课堂学习全过程,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整合学习目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真实探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更多的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变革,都要把尊重写入课堂愿景,把读懂学生变得更为具体。期望,"三真"课堂,能真正成为惊起语文教学变革的"黑天鹅"!  相似文献   

18.
正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思想品德课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社会现实,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和自我成长。生活化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在教学中回归生活,开放课堂,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意识,将社会现象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成效,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是不够的,应把视野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让各种活生生的信息走入学生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本文从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在生活的体验中享受语文魅力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当课堂的柳暗花明、针锋相对渐渐变成花团锦簇、一片和谐之后,教育工作者当反思,当下的语文教学能否引领学生生命的自由生长,是否能带给学生生活的启迪。依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中职语文课堂应"从学生的自我中心出发""从学生的心灵自由出发""从学生的情感表达出发",大胆进行课堂实践,力求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以富于温度和厚度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