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猴子听从小鸟的指导种果树,结果一无所成的寓言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获得人文感悟是关键。为此,我从故事入手,和学生一起说故事,在故事中识字、写字,分享故事蕴含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正>《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将这篇童话讲得绘声绘色,跌宕起伏,而且学用结合,自主续编结尾,实现了阅读和表达的有机结合。这都得益于薛法根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扶放结合的高超教学艺术。现根据其课堂教学,我进行赏析,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一、词串引路,脉络清晰薛法根老师的板块教学是比较有特色的,其中的词串教学更是独具匠心。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猴子种果树》的  相似文献   

3.
小朋友们学过《猴子种果树》吧?猴子爱吃水果,所以要种树。那你们听过关于猴子的其他故事吗?对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猴子的两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4.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的时候,整个设计都是围绕故事情节,抓住语言的积累运用展开的,最后情境续编的环节,学生编出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局,如:正当猴子难过的时候,一只麻雀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做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下去。"猴子一想:"是啊,我要坚持下去,争取把樱桃树种活。"于是就认真研究樱桃树的种法,后来终于吃到了果子。还有的学生说猴子在种  相似文献   

5.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薛法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将这篇童话讲得绘声绘色,跌宕起伏,而且学用结合,自主续编结尾,实现了阅读和表达的有机结合.这都得益于薛法根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扶放结合的高超教学艺术.现根据其课堂教学,我进行赏析,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是《猴子种果树》。课文讲的是一只勤劳的猴子自食其力种果树,它天天给果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果子。在此过程中,热心的乌鸦、喜鹊和杜鹃纷纷前来为猴子传授种果树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课后,由衷赞叹.薛老师的课上得朴素平实、风趣幽默、风生水起、新颖独到;薛老师的课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生把《猴子种果树》的童话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入情入境、跌宕起伏,这样的课好玩、有趣、智慧,难怪学生和老师都很喜欢;薛老师善于唤醒"沉睡"的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充盈的情趣、学习的快乐、丰富的精神.学生在游戏一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语文,自觉地、不知疲倦地投身语文学习中去.薛老师的阅读教学是一场师生愉悦的精神盛宴,是一段师生幸福的人生之旅,带给我们莫大启迪.  相似文献   

8.
郑家勇 《教育文汇》2014,(14):32-32
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第一课时后段,她侧重进行写字教学,主要教学2个生字:浇和拔。她范写之后,又指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结构,要求注意笔划、间架,并带领学生“书空”,然后启发学生对“浇”字进行“生字开花”。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识字教学的过程,文本是识字教学的载体。《猴子种果树》一文的教学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画、儿歌、表演、联系生活等多种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让识字教学具有趣味性,激发起儿童的识字写字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猴子种果树》(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是一篇童话。主人公是猴子,另外三个“人物”是乌鸦、喜鹊、杜鹃,它们对猴子各说了三句话,说法大同小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从模仿起步——阅读中的写作训练策略例谈》中对这篇课文有这样一段分析:细细推之,鸟儿劝告的话语又隐藏着这样的语言结构: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作文主要是通过命题来写的.我在长期带高年级语文课过程中感到命题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题目陈旧,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如《新学期的打算》、《寒(暑)假里的一件事》《一个熟悉的人》等题目,四年级写过五年级写.《新学期打算》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学期都要写.这些作文题目,学生一看就厌烦.《我为四化而学习》、《在文明礼貌月里》、《我的小学生活》、《我们的祖国多美丽》等题目范围大,学生无从下手.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除在命题方面下功夫而外,也可用学生自己命题的方式作文.听故事作文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教师提供的一些简单情况,让学生合理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题目学生自己定.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在"名师八桂行"时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一课,他在识字教学中使用词串教学法的成功实践令人叹为观止。课后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词串教学的资料,越发觉得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来说,词串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于是,在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忍不住尝试运用了词串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何江利 《广西教育》2013,(24):49-49
一次,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在“名师八桂行”时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一课,他在识字教学中使用词串教学法的成功实践令人叹为观止。课后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词串教学的资料,越发觉得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来说,词串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于是,在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忍不住尝试运用了词串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二下第八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猴子种果树》《会走路的树》和《问银河》。从体裁上看,有儿童诗,有寓育,有童话,有散文诗。从内容上看,  相似文献   

15.
这天自由活动,有孩子想听故事。我随手拿了一本《猴子和鲤鱼》的图画书,先让孩子们看着图画自己动脑筋编故事,说说猴子和鳄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梦双和静媛说鳄鱼把猴子吃掉了,李雨茜却说,小猴子跳到鳄鱼的背上,鳄鱼带着小猴子去旅行,在路上看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于是我就在雨茜小朋友的故事框架上补充修饰了一下,完成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又把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了一遍,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哪个故事更好听,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说,我们自己编的故事好听,因为是自己编的所以好听。孜腾小朋友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种"下疑问,以疑促读 《猴子种果树》(苏教版)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听了乌鸦、喜鹊、杜  相似文献   

17.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胆小鬼》,以自传体方式叙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文中,三毛写了自己在上三年级时,偷拿了妈妈的钱,内心恐慌和焦灼,像"丢了魂儿的人"。故事中描述的那一份忐忑与不安,让我看到一个属于小孩的纯真和善良。故事中父母的表现,让我想到做大人的要懂得善待孩子。教学实践中,我也用这个故事温暖了好几个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张瑞 《湖北教育》2023,(11):55-56
<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学段的教材文本以故事为主,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朗读是一个重要抓手。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教例 :苏教版二年级《猴子种果树》一次公开课 ,一位女教师在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时 ,不小心把杜鹃的头饰戴在了演喜鹊的学生头上 ,当时学生并未发现 ,这位老师却很快发现了 ,她没有马上指出 ,而是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师 :小朋友们 ,课文读完了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呢?生 :这是一只做事没有耐心的猴子。生 :这是一只做事没有主见的猴子。生 :这是一只过于心急的猴子。师 :今天老师上课时有没有心急呢?(边说边指着台上四位同学的头饰)生 :老师你也有点急 ,王星演的是喜鹊 ,你却将杜鹃的头饰戴在了她的头上 ,应该和朱云的换一下才对…  相似文献   

20.
范裕良 《广西教育》2014,(29):49-4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的见解和创新,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可就教材文本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下,笔者以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天鹅的故事》一文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使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激发学习兴趣。一、明确教学结构,为个性化解读作铺垫《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所在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