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性论与规范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论关注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的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论的转型,其积极的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即肯定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的规范限制在共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的外在行为的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的丧失,而这也就意味着人本身的丧失。  相似文献   

2.
一、道德管理的内涵道德管理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一样,都是通过制订一套行为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道德管理又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相区别:行政和制度管理是一种外在管理,强调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的。而道德管理,属于内在管理,更倾向于关注人伦原理、个人操守,通过培育、造就人的德性德行的规范,透过价值形成人们内心的信念,进而规范个体的行为。道德运用于管理,并赋予管理的价值属性,强调对个体的德志德化,引导一种组织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追求的是一种德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一、道德管理的内涵 道德管理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一样,都是通过制订一套行为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道德管理又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相区别:行政和制度管理是一种外在管理,强调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的。而道德管理,属于内在管理,更倾向于关注人伦原理、个人操守,通过培育、造就人的德性德行的规范,透过价值形成人们内心的信念,进而规范个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我们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重视思想品德课优化教育教学,就要把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为一个缺乏德性的人,最终会陷入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境地,而一个道德沦陷的民族,是不能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最终会一败涂地,不堪一击,逃不脱被人家欺负灭亡的下场.我们从这方面来看,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最后决定于中华民族道德的重振,还有中国大众德行的复兴.为此,要强化我们民族道德意识,重视对国人德行的价值和德行的培养,这对于振兴中华民族有着极其重大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是道德高尚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作为自由的主体,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自我,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德性”是人的品质与品性,其功能在于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在和谐社会中,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在“德性”规范与制约下,人的个人价值与个人德性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道德进步是一个从一种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的过程。源于自然威慑的道德、源于社会契约的道德和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的道德标志着人类道德从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否遵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取决于在他们的价值观天平上,作为道德观念根据的价值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价值的比值。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在道德行为方面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教化引导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发展以及通过操作完善规章制度两个基本层面。  相似文献   

8.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善是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道德。“善心”是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在当代整个社会都在呼唤道德回归的大背景下,研讨教师尚善德性对学生的影响,让教师的善心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让教师的善行去引领学生行为,尤其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性伦理是一种关注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立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并以实现主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道德。德性伦理要求校长成为德性领导,校长德性领导应注重在真正的"人的意义世界"中展开其领导行为;要慎用权力、以德服人,重视道德领导的价值;应成为学习型领导者,并自觉提升自身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与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体验相结合的真切感受和实践行为以及在道德实践中积淀的安身立命所必须的核心德性品质.外在的道德伦理范畴或基本道德价值如何在个体人的身上经历一个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内化为个人的经验领域内的"道德智慧",这一过程是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原点.  相似文献   

12.
任何职业都需要从业者德性精神的支撑,这里用"德性"而没有用通常所用的"道德",原因是人们通常把"道德"与"规范"、"要求"相联系,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是"他律".而"德性"是个人内在的品性,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道德自觉,是"自律".因而,谈个人素质的组成部分,"德性"比"道德"似乎更达意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教育重新审视人格培育的道德实践方式及道德主体的内在品质与价值建构,强调道德内涵养成而非人类智识开发和伦理行为规范.将人性发展、思想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作为建立健全社会德育价值的追求,注重人内在价值的独特性与所具有的发展潜能性,通过启发和提升民众作为现代社会之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行动自觉,培育具有公民性信念和优良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讲话,不仅揭示了道德的新内涵,而且阐述了道德建设的新价值,指明了道德建设的新路径,成为我国新历史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道德价值观,对于加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道德内涵的新论述道德是一个社会伦理学范畴,是指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等方式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应是一个哲学尤其是价值哲学讨论的话题。从价值雏度出发,民众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之基。终极价值取向和世俗价值取向相结合,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以道德为核心。由于在社会转型期,目前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大环境都发生较大变化,为此很有必要通过培育科学精神、倡导自主意识、强化参与意识等途径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与高校党员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理想信念关系到高校党员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社会认识,它是决定“中国梦”伟大构想实现的精神核心.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个人理想,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康德伦理学中,德性在本质上是内在意志的德性,在价值上是至上无条件的善,德性的本质与价值是人自由自主的确证与标志。完满德性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康德认为这首先靠道德的自律,也需要社会文化的教化,同时还需要悬设灵魂不朽,并依赖于伦理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道德优越感”呢?笔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讲道德,他会自信、自豪、愉快,同时会自觉地不苟同、鄙视、嫌弃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并能自觉地、主动地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鞭策、约束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优越感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道德对社会、对自身的价值。对社会而言,教师既要告诉学生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对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的巨大作用,也不要讳言腐败、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社会治安恶化等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对个人而言,教师要强调德性好对改善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良好品性、性格,在于从人的内在价值层面塑造其优良的德性意识,内化为其固有的道德素质。惟有在这种稳定的善的品德意志之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善行。而德性之养成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进程,其中,规范约束与美德教化共进是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实现道德自律是德性养成的根本标志,而以规范约束为特征的他律是走向自律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