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领学校课改是校长的工作职责。在学校课改工作中,校长要用"四心"即静心、潜心、耐心和恒心做课改,唯有这样,才能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最终通过课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校长不仅要做一个行政管理者,更应努力成为课改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精神,推进课改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对于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管理、实施、反思"四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课程规划力,是校长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首要必备能力.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校长应该有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课改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效实施课改,与学校的校舍无关,与生源无关,与师资无关,与地域无关,只与校长的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思想、治学方略有关。首先,校长应该是研究者有了研究型的校长,才会出现发展型的学校。那种经验型的校长,随着课改的深入,会逐步淡出学校管理层,或者被层出不穷、异军突起的后来者淹没。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课改已经成为当下校长的岗位要求和专业素养,不然就会出现"说外行话,办外行事"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校长既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马前卒",又是所在学校的"将帅"。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校长面临着自身完善和专业发展的问题,校长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课程知识素养,要"有主见、有远见、有创见",要有课改领导力。本文认为校长提升课改领导力需要进行"五项修炼"。  相似文献   

5.
<正>"祥云行动——提高高中校长课改领导力的跟进培训"是落实北京高中课改实验的全员性、S艮进性研训一体顶目。2008-2014年顶目围绕"课改领导力"、"学校特色建设"两大主题对北京市中小学正职校长、教学校长、德育校长和区县教委中教科科长及主管主任、干训主任以及北京教育学院分院院长、督学等6 200余人次进行培训。培训在提升北京市高中校长及有关业务单位课改领导力与特色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改既是挑战,又是学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课改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除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和支持外,就学校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校长必须亲力亲为校长作为全校教师的领头雁,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坚实保障。首先,要有责任意识。课改是趋势也是任务,作为校长不能等也不能靠,必须利用校长的号召力、决策力、执  相似文献   

7.
学校校长是推动学校课改的关键所在,决定着课改实施的成功与否。为此,在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要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当好学习宣传者,营造课改气氛;当好组织推进者,排除课改的障碍;当好探索创新者,力保课改取得实效;当好统筹服务者,构建课改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一开学,校长就郑重地宣布:今后学校工作的重点仍是课改。的确,学校课改一直实施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帮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今年我们班人数较多,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同学之间没有团结向上的向心力,下一步课改怎么办?对此,我深感忧虑。在学校召开的第二次教师会上,校长公布了小组积分评价机制。我  相似文献   

9.
董爱华 《教书育人》2013,(23):22-23
一、校长要担起课改引领者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课程改革中,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力,在课改中承担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秋季,按照国家规定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序列。为了从容应对这次全新的课程改革,2008年包头一中启动了新一轮的课改准备工作。学校首先确立校长为课改第一责任人,担负起示范、影响、引领广大教师改革探索的使命。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机构,制定学校课改路线图和进程表,在确立学校课程体系、探索灵活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管理是保证课改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学校管理中校长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生观。唯如此才能促进课改工作顺利开展和逐步深化。陶行知曾说:“校长是学校灵魂、精神的合聚,校长是师生学习和敬仰的楷模”。这番话精辟地阐明了校长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办学方向和师生精神面貌的直接影响。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校长就必须具有对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有自己较为成熟的理论、思想和策略,具有特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从而独立运筹和指导学校的整体工作。一、办学理念向重学校师生文化提高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历经多年的实践,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深化阶段,是目前课改的主要任务。聚焦于标准完善、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教学改进等核心领域,正是课改推进的重心,因此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力开始成为课改深化的焦点。在现代学校制度下,课程领导力越来越被认为是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校长,如何率领自己的学校团队在课程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过程中来推进新课程改革显得至关重要。教育在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三年的课改进程中,作为校长,一直在考虑如何使学校工作适应课改的要求。怎样用课改的思路,去营造全校课改氛围;怎样用课改的理念,去审视学校各项工作;又用怎样的方法,真正实现学校的民主管理,是课改以来思考比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蒋东标 《上海教育》2008,(14):48-4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在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变革真正在课堂中发生,是当前学校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学校最高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责任。在学校中,校长是课改理念的最先承接者,是课改理念的最重要传播者,也应该是课改推进的引领者与实践者,当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发生碰撞、改革要求与教师现状存在反差之时,  相似文献   

15.
张林 《辽宁教育》2014,(6):84-85
正陶行知曾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把学校管理好,就要通晓管理艺术,拥有管理智慧。但校长的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校长应如何对学校进行管理,我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一、确立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是新课改下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建立健全课改责任制,各学科成立备课小组,坚持调查研究与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导师团对课改工作的指导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使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校经费向课改科研工作倾斜,为课改活动创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还实行课改工作月报制度。每月底由教研室就课改的有关情况,分别向学校和教育局提供书面报告。我们…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这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校长务必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转变管理旧观念,树立现代学校管理观,在管理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新策略。一是由以分数管理向以促进教师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应龙泉: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校长。该校办学特色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单位、中央财政支持的民族工艺品公共实训基地、全国职业核心能力鉴定站、浙江省课改基地学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应校长是浙江省首批教授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十大创新教师"、宁波市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专家、宁海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曾被评为全国"园丁奖"。应校长认为,办学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铸就现代职教;要将非遗文化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塑造教育领域的"彩金美漆",课改要应用"看、临、思、悟、创"五步法,实现课改实效。  相似文献   

19.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对学校课程改革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自2001年启动以来,试点地区的经验不断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从教育行政、专家、教授到普通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为了切实推进课改进程,国家拨出专款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骨干校长,其目的就在于把基层课改搞得扎实有效,能通过各地的校长反映课改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课改的继续推进。然而,有的校长参加培训仅仅为自己镀了一层金,并没在返校后有实质性的作为。不少学校…  相似文献   

20.
校长只有实现从"管学校"到"办教育"的理念转变,以生为本,因校制宜,才能使自己的学校在课改中出现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