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却在无形的退化,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幼儿园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幼儿在3—6岁的发展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自理能力。而劳动教学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它与智育、德育、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个人劳动努力和成果的关系。从细节开始,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主动帮助别人劳动,  相似文献   

3.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培养幼儿独立个性的需要。幼儿园应激发幼儿生活自理兴趣,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还应加强宣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育儿方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劳动。  相似文献   

4.
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但当前很多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很强,对教师和家长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为此,幼儿园需要了解幼儿生活自理的发展水平,从推进幼小衔接的角度,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支持。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增强幼小衔接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陆文婕 《考试周刊》2008,(5):229-230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章莹 《考试周刊》2014,(8):189-189
2~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有深远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应通过游戏,激发兴趣;通过示范练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儿童自理能力普遍较弱,主要体现在生活无法自理、意志力不强、心理比较脆弱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幼儿阶段是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幼儿自理能力的素质结构和发展策略,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幼儿自理能力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并提出可操作的发展策略,为家庭和幼儿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这也体现了注意幼儿的习惯和基本能力的教育。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身体动作发展的基础上的,尤其是手的动作能力。概括起来,《指南》在幼儿生活自理能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幼儿期是人类的一个极重要时期,此时形成的各种能力和习惯对孩子的将来乃至终身都会产生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而且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劳动观念的养成。这些对于幼儿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当今的独生子女,由于父辈、祖辈的疼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被家长剥夺了许多动手的自理的机会。孩子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沾染上“骄娇二气”,在家一块手帕不洗,在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