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郝彩霞 《新职教》2000,(9):36-36
职业中专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后都有“思考和练习”,安排这些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有计划的读写训练。练习的内容大致有三类:(1)有关课文内容与写作特点的思考题;(2)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2.
联系当前中学阅读教学的状况来学习叶圣陶同志的有关论述,觉得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比如阅读教学的任务问题。是不是每学期把一册课本的全部课文都讲完,学生抄下并记住了这些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等,阅读教学就算完成了任务?是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都能把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的  相似文献   

3.
“课文素材作文”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当然,作文的要求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要有所创造地“再现”课文;或改变课文的容量,或转换表现的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总之,既要依托课文,又要超越课文,写出一番新的境界来.“课文素材作文”是读写结合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将阅读、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分科型语文教材的《阅读》课本与综合型语文课本相比,除了课文的篇目及其编排顺序有所不同外,我以为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习题的编拟方面。因此,处理好《阅读》中的各类练习,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要重视练习的提示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把握住要点,是相当困难的。对此,编者除在每单元之前冠以“单元教学要点”之外,还在每篇讲读课文之前设计了“提示和思考”,在每篇自读课文之前设计了“自读提示”。另外,为了强调基础知识的“点”与“线”与“面”的关系,编者又在有些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内,有计划地穿插和安排了些汉语、写作、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示和思考”,大都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为某课的教学目的争论不休,其实翻开后面的思考题,想一想就能确定。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应该成为确定教学目的和重点、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成为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掌握的线索。一般地说,“思考和练习”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内容及写作特色方面的,一是语文知识的运用方面的。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这类思考练习题,往往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抓住了它,就能打开进入课文的门径。譬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它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倾向和意境?思考题一提示道:“作者对当时  相似文献   

7.
“自动练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之前,主动地对这篇课文进行练习设计和练习解答。这是学生自学语文的一种极好的练习方式。下面简单地谈谈看法。一、要明确“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学生先行教师一步,主动地学习课文,并对课文从注音、释词、问答、句意、结构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择其主要设计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使他们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预测”、“回忆思考过程”,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预测”。所谓“预测”,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预测:就课文题目、写作背景等预测课文的内容、写法;就课文本身预测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就课文特点预测教师可能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9.
“练笔”编排在课文之后,往往结合该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设计出内容相对集中,思想相对统一,要求相对单纯的作文单项训练。“大纲”提出,作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语文课本中的“练笔”,既不同于“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按照阅读的训练梯度先编排“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再编排“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第六组教材就是围绕“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编排了四篇课文,即讲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白杨》、...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说明》中讲:“练习一般分三个层次:①理解·分析: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②揣摩·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推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并进行动日动手的练习。③积累·联想:继前两项之后,巩固、扩展学习成果,进行熟读和背诵,抄录词语警句,选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材料与课文比较,以加深理解和开阔视野。”我认为以上说明值得商榷。一、“三个层次”提法不妥课文编者把练习分层次是什么意思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练习设计》(载于《中学语文教学》1991…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课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题材,如自由命题作文,各种课外练笔等,即学生自己“找米下锅”;也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组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练笔,即教师“给米下锅”。“给米下锅”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来灵活  相似文献   

13.
一、这次复习的主要内容:必读课文的重点、难点,练习和注释,字词句篇基础知识,以及有关课文的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文言文的翻译和改写,课文中出现过的文言虚词、实词及常见文言句式;运用课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文章结构、对古典文学的继承与批判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二、本提要所拟题目未包括上述复习的全部内容,不应理解为就是考试试题。考试命题将以教材为依据,学员除重点复习本提要内容外,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都要认真思考、领会和掌握。学员应会写较复杂的记叙文和一般的议论文,还应具备改写、缩写、扩写文章的能力。阅读课文的复习,参考课后“思考与练习”.不另提示.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 ,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训练外 ,还在一些课文“思考·练习”后面安排“练笔”训练内容。如第八册教材就在第1、4、6组中各安排了一次“练笔”。内容分别是写一种植物 ,写一种动物 ,写一件事。下面仅以第八册第1组阅读课文《旅行家树》的“练笔”为例 ,略谈拙见。一、练笔的特点1 以教材为例子 ,安排“练笔” ,易迁移。“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 ,作为一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该篇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 ,也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练笔”往往结合该篇课文的思想内容 ,设计出内容相…  相似文献   

15.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课文讲授与作文教学脱节。教师不能把课文知识与写作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学到的课文知识与写作知识“两股两行”,即是孤立的静止的,因而学生不会写作是很自然的。尽管人教社在课本各单元之后都配有适当的写作练习,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只顾讲基本篇目,置写作练习而不顾。教师仅仅满足于对课文内容的左分析右分析,不能把课文讲授与学生的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到头来,多数  相似文献   

17.
分步训练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特级教师叶存铃概括课文中心思想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难度较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先编排“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再编排“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弄清联系定准位第七册教材处在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共安排了6个重点训练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写文章要有中心”,体现了中年级过渡到高年级的阶段性。其...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课文「提示」与「练习」的点拨功能安徽孔立新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在“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和“思考练习”的编排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每篇课文前的“提示”从内容要点、重难点阐释、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上都作了提纲挈领的解说。课文后的“练习”则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23个生率、29个新词,继续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开始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3.练习给段落加小标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及片断。4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受到关心别人无私奉献的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二、本单元的教学构想1本单元内容是进行关心别人、无私奉献思想教育的,要把前八名人现代人普通人形成内容的整体。2必须以“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为基础来“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初知概括中心思想的一般格式和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