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和心理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驱力。尽管它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它是学好功课的基础。有了兴趣,就等于有了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也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增加课堂容量,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于组织学生系统化复习。同时,多媒体教学有也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利大于弊。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面对整个班级开展教学,面列那些个性化的学生们,虽然有些教师按照“学习风格”,把孩子们组合成若干不同的小组,运用合作学习的办法,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但事实上,仍然经常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学到课堂知识,或没有学习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习技巧,学生们并没有掌握它。甚至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一些学生也没有掌握。  相似文献   

4.
传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质量。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深知作业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教师们对作业的选编不但精心,而且分量还要适当,以便适当地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在批改上教师们更是不厌其烦,有些学科要全批全改,有些学科要互批互改。但无论哪种方式,教师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作业批改,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传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  相似文献   

5.
“有效教学”的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教学论并不离开传统教学论,但它在写作方式、知识观、学生观、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等问题上重新作出解释。有效教学虽然谈论教学的效率,但它更关注教学中的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况。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主、自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学生的合作不主动,不会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教师的任务设置不适当;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学生合作不充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评价不全面等.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应该做到: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分工;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关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它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把握不住合作学习的实质,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实际效果欠佳。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振燕 《考试周刊》2013,(26):54-54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既重视学生的"学",又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条件,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去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始终是一个难题。因为它不是由教师或学生一方面所决定的,它需要双方的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处理,从而营造出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家庭作业是由教师设计、学生在家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不及时完成作业,有的作业看似及时完成但完全是抄的,有的甚至根本不交作业。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教师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对教师下一步的教...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多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在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前提下进行的互助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弥补一个教师在面向众多学生教学时的不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不准,从而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用好教材、用巧多媒体等显性的学习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隐性的学习资源具有"内隐性"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起间接作用的客体,比如,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机智、班级风气等。它对学生的作用虽不如显性学习资源直接,但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习者,一旦对学习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娟 《考试周刊》2009,(34):221-221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它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活动规律。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惰性,产生了心理疲劳。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阻碍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效发展的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它使学生负担过重。这就需要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心理疲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Warming up是学生在接受学习内容前教师既为了激活学生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式,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精神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热身活动。虽然,Warming up在教材中所占分量不重,但它是整个单元的前奏,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Warming up值得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就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但它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而小学生发展还不成熟,知识基础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常常以"授—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这种接受学习能把知识点讲得透彻、学生一目了然,但它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崔丽 《甘肃教育》2000,(10):42-42
一、正确处理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多数教师对“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是认同的,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即使学生参与教学,也是沿着教师铺设的轨道走向既定的目标,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主动选择思维策略、表达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机会。这种用教师教的活动掩盖学生学的活动,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被动地思维、机械地记忆,根本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我认为正确…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对话教学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拥有话语权,确证着自己价值,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最终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也开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又害怕它耽误时间,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同时,许多教师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对话教学,但很多时候是无效、低效的。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A1):76-78
日常中,课堂和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新课程也在改革,但课堂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是促进学生完善自身,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因此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文章通过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感受—发现”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培养创新人才。一、如何施行“感受———发现”学习方式的教学1.何谓“感受性学习”?感受性学习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教师以确定的方式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必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有感受,领悟。例如教师把一个数学公式、定理或化学、物理某一规律明白地告诉学生,学生不必独立发现、创新,只有理解、牢记,以便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可以运用它。但感受性学习和机械性学习不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