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华 《教师》2009,(11)
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2.
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集体荣誉感,是指集体成员意识到集体的作用和价值,并自觉维护集体声誉的一种道德情感。它是联系个人与集体的纽带,它是推动集体成员积极向上、战胜困难的无形力量,同时一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是他关心集体的内部动因,是学生表现出的一切关心集体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而言是他们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小学各个年级段,学  相似文献   

4.
“这些孩子,在学校蛮听话,可一到家就不服家长管教了。”一些家长的牢骚充分说明了集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可作用于个体的思想意识制约其行为方式,从而左右学生品德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集体力量,针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怎样运用集体力量对不良行为学生进行教育呢? 首先,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情绪体验,它和自尊相结合,成为优良的心理品质,促使人们把集体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故而,应把学生个人的行为同集体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荣辱就是我的荣辱,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  相似文献   

5.
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巨大磁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积极地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帮助、彼此关爱;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一、体育课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效果也就较为明显。体育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身体练习方式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如在集体项目中,就需要学生具备集体配合和团队作战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团结协作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化与帮助,从而使学生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还有许多体育项目给人以美的感受,如跳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教育思想家约翰·克洛在《教育漫话》中指出: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好习惯。而集体荣誉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一个具有高度集体荣誉感的孩子会主动维护集体荣誉,会主动帮助他人,并能够为了集体荣誉主动克服自身的缺点努力进取,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基于此,笔者在各类教育活动中,以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为突破口,进行探索、实践,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日本片冈德雄教授认为:形成良好班集体的过程就是把“所属集体”转化为“参照集体”的过程。所谓“所属集体”,就是学生一进校门客观地属于某一个班级,但此时这个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而“参照集体”则是这样一种集体,学生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班集体对他来说是他所向往的集体。一个班级如果不能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个体理性是指个体基于自身利益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个体价值,而集体理性是指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集体价值,包括高利润,内部稳定和成员公平等价值。个体理性是为集体理性服务的,集体理性也要照顾到个体理性,当然有时可能会牺牲个体理性。本文论述了行政管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提出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尽量做到两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阵地,班主任的理性管理起着关键作用.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有班级集体荣誉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他律"渐渐发展成"自律".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班集体荣誉感?班集体荣誉感是班集体成员意识到所在班集体获得荣誉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它促使学生珍视班集体荣誉,根据班集体的要求和利益来行动。健康的班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树立和培养班集体荣誉感,一向是班主任十分重视的工作。然而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一种班集体荣誉感是不健康的。从表面  相似文献   

13.
李博文 《考试周刊》2013,(82):186-187
许多班主任都说班级难于管理,究其原因是学生只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班主任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观管理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班级中团结起来,不仅要让学生集体合作.还要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合理竞争,并且能以竞争促进团结。  相似文献   

14.
【目标导航】1.能够认识新环境,结识新朋友,珍惜新起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誊和利益。2.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要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述为:"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这一内容修改为:"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显然,2011年版课程标准不  相似文献   

16.
学校重视校风建设,良好的校风在学校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图书馆也应重视馆风建设,良好的馆风是图书馆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认识和理解图书馆馆风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加强图书馆自身的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良好馆风的内涵良好的馆风表现为:服务奉献,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团结协作,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觉地维护集体利益;勤奋进取,不畏困难,勇于开拓,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活力对待工作和学习;严谨求实,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慕虚荣,实事求是。馆风的这些内…  相似文献   

17.
一、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   所谓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就是班集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的文化特质,是一个班集体区别与其他班集体的人格化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的认同感。班集体建立以后,个体会对集体的活动目标、组织结构、以及道德和文化选择产生认同反映,形成参与意识,比较理性地接受集体的价值观,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一般地,不同班级的价值选择是有差别的,有时班级间还会产生价值选择的排他现象。比如,由于学生对学习目的和策略的不同选择,有的班级学生扎实苦学,严肃认真,秩序井然;有的则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某种方式。一般地,班主任都喜欢培养几个得力的班干部,作为小助手,以抓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也有的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学生“轮流执政”,给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自走上教育岗位,我年年都担任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感单凭几个得心应手的小干部抓工作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培养。于是,我就大胆地进行了改革班级管理办法的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科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怂集体的一员,并以班集体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  相似文献   

19.
只有让学生在班级体中活起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才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逐步学会用良好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情绪场的力量,利用好情绪场,营造出合适的情绪场,班主任就能轻松自如地让学生心服口服地融入班集体,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反之,不良的情绪场不利于教师形象的树立,也不利于班级灵魂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