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辑录了教学《石灰吟》的相关资料,供老师参考,以省备课检索之劳。关于诗题《石灰吟》是于谦少年时代的作品。《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石灰”点明了这首诗所吟之物是石灰,为正文奠基。“吟”与“歌”、“行”等相类,是文体的一种,这里可以解为吟咏,也可以理解为赞颂。关于咏物诗,北宋梅圣俞在《金针诗话》里曾经指出:“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毕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意思是凡咏物诗总有内外意,外意指外象,亦即所咏之物,本诗即为诗人表明要像石灰一样“清白”,显示了崇高气节和宏大抱负。关于作者作者于谦是一位民族英…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晚唐之巨擘”的诗人郑谷,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为“郑鹧鸪”。郑谷四十多首咏物诗,或托物寓意,弥漫着感伤基调;或显示闲逸旨趣,表现出淡泊悠然情调,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物色》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又云:“物以情兴,情以物观。”文学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咏物诗就是一种非常突出的文学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咏物诗导源于《诗经》中的咏物描写。经过历代文人的努力,咏物诗发展到唐代,无论在题材开拓还是托物寓意上,都达到了高峰。唐代众多著名诗人。大都有咏物之作,而以杜甫成就最大。  相似文献   

4.
唐宋咏物诗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虽然这“物”与“人”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但无论纠缠得多紧、多深,它总是以“物”为吟咏的主体.这“物”的含义是什么呢?可以说,除了“人”以外的客观现实都是物的内容.但专以表现田园山水风光的又不叫咏物诗,而叫山水诗或田园诗,因为那已是约定俗成,自成诗中一类了.所以,向来被认为是咏物诗的作品,所咏吟的物,主要是植物(如花卉)、动物(如禽兽)、器具(如各种摆设物、玩具)和某些自然风物(如风、云)等.虽然咏物诗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但作为文学作品,作者在表现客观外物的时候,总是带着主观感情和意识的.所以抒情与言志常常与对外物的吟咏联系在一起.这样,人们在阅读、评价咏物诗的时候,就不仅着眼于诗中对所咏之物的描绘,而且乐于探究诗中通过咏物所抒写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人作诗文,特别讲究炼字,追求得一字而境界全出。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古人炼字的一面旗帜。孟郊“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鹤“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苏轼“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贾岛和韩愈之间的“推敲”,都是讲究炼字的最好写照。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都是对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6.
徐松 《语文知识》2006,(2):24-24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句中有“我”又有“吾”,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7.
杨惠芝 《课外阅读》2010,(8):145-146
咏物诗是古代诗词的一大类别,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特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即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到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情志。  相似文献   

8.
经历过20世纪“文化大革命”的“评法批儒”运动后,人们才有必要以“还原”的方式解读柳宗元对“自由”进行的惨烈追求和表现,并回答三个问题:柳宗元何以钟爱屈原?毛泽东何以喜欢柳宗元?现代人喜欢柳宗元什么?三个问题恰好关涉着柳宗元精神症候的三个维度:就人格维度而言,崇屈是柳子的人格洁癖,他让屈原实现历时性自我求证;就意识维度而言,他服从权威,善于按皇上需要“搜择融液,与道大适”,创造现实政治中的神性;就话语维度而言,他与韩愈提倡古文复兴,创造论说散文,实现理情平衡;创造山水诗文,实现忧乐圆融的精神超越.柳宗元精神症候的根原是对皇上“复用”的企盼.他是伟大的文学家,说他是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有炒作之嫌.他身上体现了两千多年以来极权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相似文献   

9.
释“鸾鸟”     
吴然 《语文知识》2003,(4):17-18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和阅读本选诗有两处关于“鸾鸟”的描述,一是屈原的《涉江>中有“鸾鸟凤凰,日以远兮”之句。二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虎鼓瑟兮鸾回车”之句,相关注解非常简单,仅谈到“鸾,传说中的神鸟”。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鸟呢?  相似文献   

10.
溪水乃自然之物,本无贤愚之辨。可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却渭潇水之上的一条小溪为“愚溪”,不免出人意表。可就是这个有悖于常理的“愚”字却饱含作者的无限辛酸。  相似文献   

11.
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自我发展能力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教师自我发展量表》对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 1 0 0名学员进行了自我评价测验 ,发现该批学员的自我发展量表平均得分等级皆在较高以上 ,学科对量表得分没有影响。但在分项测验中 ,教师的知识扩展更新和教育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高 ,个人发展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方面量表得分等级较低。提示后续教育应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变化也日趋明显,学生的自主性开始体现出来。因此,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主流方向。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放手班干部管理,班级特色创建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的开展创造了班级管理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三所高校21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民族认同、自尊与自我认同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能够预测自我认同的水平,且通过自我认同影响着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印象整饰,这一源于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应当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积极从丰富的儒学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文章以荀子的"化性起伪"学说作为个案,通过对"礼义"的引导和教化、"德性"的培养等具体实践的分析,指出儒家哲学在社会层面可能的运用途径,使印象整饰的发扬与传播能从儒家传统中吸收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虽然这种潜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当今的教师却生活在这样一种困境中,即教师需要对教育内部相冲突的一些价值进行排序并取舍,还要协调自己个人生活与教育生活之间的价值冲突,同时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社会公众也包括教师自身总是将教师看作功能性的存在,忽视了教师生命性的存在,导致了教师"个体自我"的迷失,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自我发展、更多的幸福投入、情感体验来进行"个体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几所高校大学生自信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hrauger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升高,自信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2.男大学生的自信水平高于女大学生,但在年级之间差异表现不同。3.获过奖的大学生的自信水平高于未获过奖的,二差异显。4.大学生在自信的六个维度上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自我鼓励的、持久地体现人的荣誉和尊严、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进行自我教育对人自身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要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教育要把握住教育的真谛,讲究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黑人自传是美国自传文学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尤其是黑人女性自传。因女性身份、肤色原罪等群体特征,黑人女性自传揭示了多重自我、呈现了“我”与“我们”的代表与被代表关系。然而,近年来被关国文学界重新发掘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自传《路上的尘埃痕》,却打破了黑人女性自传揭示群体性自我的传统,通过消解“我”的种族身份、女性身份而构建了“纯我”,而其现实生活中“真我”却被作者以迂回式叙事策略而遮掩了。“纯我”与“真我”在自传文本中以复调式叙述结构、以此消彼长的延展而达到最终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内部生发起来的一种思潮。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理论的核心自我观与佛教的自我观具有共通之处。佛教心理特别是禅宗与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的多角度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具有迷——悟,虚假——真实的相似的思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两者的比较研究表明了佛教心理与心理学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互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