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在一定时期内被定义为"新词语"的词,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方向:一种情况是被人们普遍接受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另一种情况是未流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这些未流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新词语又有两种情况:有的仍然还出现在人们的交际中从而成为词汇系统的活动层,有的没有得到普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文通过对《汉语新词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比,重点探讨某些新词语未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音字的读音,我们一般可根据其在词典中的义项来确定,可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按此办法却不容易确定.比如,"华盛顿"、"华生"等外国人姓氏中的"华"该如何读就让我们有点犯难.《现代汉语词典》甚或《汉语大词典》都找不到对应的义项.仔细听广播电视,似乎读"huá"读"huà"的情况都有.我们查找了新版《辞海》和几本普通话教材,它们将"华盛顿"的"华"标音为"huá",不知有何依据.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以为此处读"huà"更有道理.  相似文献   

4.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其成就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虽是现有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象声词,从词目未收、义项未收、释义的不平衡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补苴,供《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学凤 《学语文》2007,(4):47-47
"风向标"原为一种测定风向的工具,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409页)把"风向标"解释为:"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汉语大词典》中"风向标"的释义跟《现代汉语词典》相似,为"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张志毅先生的"三个主义的综合倾向"和"多维理念"等辞书编纂新理论为动力和基础,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现年词语信息(电子)词典》的开发和应用"(01CYY002)成果之一《新词语大词典》为例,着重论述了在辞书编纂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词语词典编纂的实践,并以此来验证在以上六种理论驱动下,理念演绎辞书的实现;最后,根据理论要求,对《新词语大词典》的修订中值得改进的部分提出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蕴慧 《现代语文》2007,(4):121-121
敦煌文书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并且保留了唐五代大量的口语原貌,颇具研究价值.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敦煌文书中某些词语不见于当前诸多大型词典,却在传世文献中有例可援,或可为诸家词典补苴.《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义项齐全,书证丰赡,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完善、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本文阐述时仅以《大词典》为例.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一部权威的大型汉语词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然而仍然存在书证滞后现象。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唐语林》,发掘其一些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方面的补订意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补订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释“为人”     
最近,在讲授《〈史记〉选读》时,发现学生常被"为人"一词难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的"做人处世的态度"和《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第一个义项"处世待人"去解释《史记》中所有的"为人",似乎并不完全正确。细细分析,《史记》中的"为人",有四方面的意思:1.指"长相"  相似文献   

11.
毕慧玉 《现代语文》2006,(2):125-127
笔者承担<近代汉语词典>q部字的编辑工作,在与<汉语大词典>对照的过程中,发现后者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义项缺失,词条缺漏,释义不确,例证晚出,错收词条.兹列举部分,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淄博方言中歇后语"老奶奶上树——欠撮"为引子,就"撮"字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错误的义项进行考证,证明"撮"字正确义项应为"托举"。  相似文献   

13.
韩娟 《语文知识》2005,(9):26-26
许正元主编《常见错读错写错用字词词典》第37页对“乘人之危”的解释是:“乘:利用,凭借。指利用他人危难之时,进行要挟、打击或陷害。不能写作趁人之危。”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汉语大词典》和《汉语成语大词典》都收录了“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使用“趁人之危”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4.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汉语词典,它所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但由于成于众手,当时编纂条件简陋等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义项有遗漏、书证未溯源、词条缺照应"三个方面论述《汉语大词典》典故类词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附近”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三个义项,其中第三个义项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附近”的意义,而词典所举最早例证中的“附近”并不是一个复合词,只是一个动宾短语,这是一个误释。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附近”直到唐代文献中才见使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把"兔子"的第二个义项概括为"詈词",不够准确,可改为"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男子,常用作詈词"。《近代汉语词典》、《红楼梦鉴赏辞典》等辞书的释义也不确或不全,当改写或补充。  相似文献   

18.
"郁闷"一词,早已有之,《汉语大词典》解释为:①积聚在内心的烦闷.巴金《秋序》:"在我的郁闷和痛苦中,正是友情洗去了这本小说的阴郁的颜色."②沉闷,不舒畅.沈从文《边城》十九:"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  相似文献   

19.
释"勋"     
孟丽 《现代语文》2006,(9):116-117
"勋"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能单用,它只能和与之同意相受的词语组成双音节词,而且这类词有较重的书面语色彩,如:功勋、勋劳、勋业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列出了"勋"的两个义项:①功勋;②勋章.本文旨在梳理"勋"词义的源流,使人们更加了解"勋"这个明显带有古汉语意味的词语.  相似文献   

20.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