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支撑,肩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抓好关键,夯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发展战略浅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要重视与加强发展战略的研究。教育部近期将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产业化与环境、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一体化战略,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目前,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梳理国外经验,总结国内先行省市实践探索,针对武汉在建设国家实验室方面的基础与挑战,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功能设置、运行机制、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支撑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对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分析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当前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量分散、整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形成面对重大需求、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一核-三维-五力”的分析框架,并从政府层面、高等教育系统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就如何重构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提出策略建议,指出要立足于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之源、之基、之重等核心构成要素,构建国家需求传导机制、高校分层分类定位机制、学科会聚协同机制以及战略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科技体系转型需求,探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演化规律,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科技力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演化”模型,梳理不同历史背景下,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上的演化路径,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建设视角,剖析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前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差异显著,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方式的变化是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转型的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6.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努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萤要方面军,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推动机”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大学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是从经济大国发展为科技大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也是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在研究制定科技规划过程中专家们一致呼吁:把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战略重点,同时也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教结合的一种新模式试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一、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使命研究型大学是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它将科研与教…  相似文献   

8.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努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推动机"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纳入到"三位一体"的精英教育大格局中。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四体系一线穿"的模式,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创设特色化实践大平台,拓展链条式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行课外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开放实验室。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验兴趣激发、科学素质养成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体现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特色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坚力量的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构建一个高效而健康的高校创新体系。本文详细地剖析高校创新体系的内涵、作用及组成,并针对现时高校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凝聚合力、机制完善、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技术联盟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区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创新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关系到创新型国家战略、大学生培育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在自贸区(港)建设过程中也尤为重要。针对目前高校科技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海南省为例,提出了自贸区(港)视域下高校科技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师资队伍。特聘教授作为高校外聘教师队伍中的重要部分,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重要补充力量。本文分析了特聘教授队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必要性,梳理了特聘教授聘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特聘教授的聘任管理廓清思路。  相似文献   

14.
1、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211工程”二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与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促进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根据国情制定实施的一项惠农政策,主要职责就是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知识、实践水平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社会的建设。因此,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小康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战略需要。其中,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建设若干队伍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集中了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学技术三大优势研究领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出发,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一个重要措施的高度来认识,着眼于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并不断在前沿高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创新方面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国研究型大学发挥着知识生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技术创新服务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办校治学的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科水平不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建设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使研究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有明确的战略思路与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科技文化建设的兴校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实施科技文化的兴校战略,应该注重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建设,应注重弘扬科技文化,营造科研氛围;打造科技文化,重视学术研究;打造专业文化,突出职业导向;提升学术力量,打造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为尽快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亟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型大学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支柱作用。该文基于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突破、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主要作用和责任担当,分析研究型大学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所发挥的不断扩大数量的规模优势、丰富科技创新资源和学科体系交叉融合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设备自主研发、科研成果重大突破和建设有组织科研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以更好地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