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好学生是学校与家长共同的责任,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是保证沟通效果重要因素。学会倾听,尊重家长,驾驭沟通的艺术是搞好沟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学校教育并不能代替其他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因而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主要纽带,家长会则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他的意识、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对他产生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家长与老师.但是老师是暂时的,而家长却是不变的.所以,现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家长“联手”教育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联手”能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品德的进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但是,就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班主任会做学生工作,却不会与家长沟通.今天,我就来谈谈我是如何来与家长沟通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地并不顺利,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部分家长碍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去和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班主任承担着连接学校和家长的桥梁任务,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成长的主要监护人。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更要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为高年级学生打造全方位的有效教育环境。但在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班主任要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借助新型沟通媒介,建立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刘春英 《班主任》2004,(3):32-32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往往很难协调起来.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到每天都能与每个学生的家长去沟通,而家长也都处于百忙之中,不可能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因而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很难形成教育合力.而事实上,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高,很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当然,每个学校在这方面都做过努力,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使每位家长天天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实践中我发现,作业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做作业,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我们何不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呢?经过尝试,我发现作业本上的"留言板"是一种很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7.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家长会是家长、教师、 学校三者平等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家长清楚学校发展的思路、孩子的在校表现、教师的教育路径等,可以让学校与教师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一个学校不可能有良好的声誉;学生的教育,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自然要大打折扣。可见在学生的教育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多么重要。作为班主任,理应主动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家长交流沟通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充分地合作交流,建立和谐的友情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功能.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主力军,在家校沟通中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科任教师和自己,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增加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1.
李东淑 《文教资料》2009,(12):97-99
开好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成功的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以及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本文对如何开好家长会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两股最主要的力量,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做好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能将学校和家庭两股力量整合,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尊重家长,为沟通创建良好的氛围沟通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无法实现沟通。因此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家长。尊重家长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关心和爱护孩子。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在班级建设中,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太难教,教育仅靠学校和老师,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班主任在进行城市寄宿制高中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孤军备战,要充分意识到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家长也加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方法的指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地并不顺利,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部分家长碍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去和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  相似文献   

15.
如果视学生接受教育为投资,那么,学校便是基金管理方,家长是投资者,班主任是投资管理员,学生是资金。投资管理员要使用资金,必须与投资方协商。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教育的必然要求。许多年轻班主任教学成绩突出,但怯于与家长沟通,或在沟通中出现意外,导致教育的失败。正如资金管理员必须掌握投资技巧,同时又要与投资方有效沟通;教师应在想方设法管理好班级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积极取得家长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家校联系,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联系,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及孩子在校表现,以配合学校教育: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在家中及校外的情况,更好地把握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其原因是:一是部分家长顾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与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完美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那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究竟该如何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总结出三个沟通过程,即"倾听、解释和对话"。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学校主导下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与学校沟通中扮演被动、次要、从属的角色。而现代家校合作中,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平等地位,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家长角色的学习者、学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一起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应认识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与家长平等,协助家长发掘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于玥 《学周刊C版》2019,(5):147-14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家校沟通已经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识。加强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相关研究,就要丰富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手段,加强学生的倾诉欲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营造和谐友爱的师生氛围,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