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虚实转换法     
《新读写》2010,(7):31-34
“实”与“虚”是写作学里一组相对相反的概念。“实”是客观的。“虚”是主观的;“实”是具体的。“虚”是抽象的;“实”是眼前的,“虚”是远处的。所谓虚实转换法。是指面对抽象的、无形的话题(文题),应该把它落到实处,即虚题实写;而面对具体的、有形的话题(文题),应该诠释出题目的虚指意义,即实题虚写。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在意境审美中,鉴赏者驰骋想象,对作品进行生发补充,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即是象之审美;而由实景悟入虚境,由有形悟入无形,虽无形而实有的审美即是气之审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画审美创作的基本特征与文化观是:"虚"大于"实","形象"大于"思想","想像"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古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是从道、象、器三个层面来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道"指的是"无形的规律","器"指的是有形的物质,"象"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建立模型"。其实,不仅仅中国古人对世界是这样认识的,西方很多哲人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康德把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一、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二、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三、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四、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过于偏重研讨"讲述"的技巧、方法,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忽视了矛盾的另一方面--"休止"所形成的虚境的魅力.其实事物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相对于"有声"和"有形","无声"恰是最完美的声音,"无形"方是最完美的形象.综观各艺术门类,无不是有意或无意地追求这种"以无示有、以虚显实"的"休止"效应为最高意境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述"道"、表"意",但必须经过"象"的中介。作为文学特质的"象"与图像之"像"之间同中有异。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中的"像"元素与日俱增。文学的无形之"象"被大量改编成了有形之"像"。从无形之象到有形之像、再到符号之像,精神的因素逐渐减弱,主体重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诗圣杜甫曾说"清词丽句必为邻"、"语不惊人死不朽",出语"惊人","清词丽句",笔底生花,人人心向往之。那么,美丽的文字从何而来呢?就是要在思维模式上不囿于常规。思维过于老实,太循规蹈矩,就难以幻化出莲花般清新灵动的文字。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要敢于化虚为实,即化无形为有形。  相似文献   

9.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创作追求的审美境界.古典诗歌善于由实入虚以虚显实,化虚为实以实写虚,使虚实互济相辅相成,形成美好的诗歌意境.在虚与实的关系中,古典诗歌看重虚境的作用,主张诗要有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称虚境为"灵境""神境".认为虚境处于灵魂地位,制约着实境的创造运用;主张以虚为本,以实为用.从而形成各种虚拟空灵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艺术的美就是要把无形的"情"和"意"变成有形的"景"和"象"表现出来.诗歌创作是要把人的精神和情感这种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而诗歌欣赏则要从有形的景象和景物中发掘其无形的精神和意蕴.辛词精致与豪迈的融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浑然天成,<青玉案·元夕>充分显示了辛词雄深雅健、才情富艳、兴寄颇深的艺术特色和独到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1.
高丽荣 《文教资料》2008,(20):60-61
中国画家历来喜欢在画中留白,讲究"知白守墨",常以笔墨为"实",留白为"虚".留白即为"布虚",而中国画贵在布虚.人们在观画时"多不着眼于空处",岂不知"无画处皆为妙境",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中国画的笔墨空白在画面上造成黑白虚实产生空灵的意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再创造的余地,这便是中国画空白"虚"的魅力所在.世间万物皆是无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中国画中的黑白虚实尤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实大虚合理,小实小虚生动为佳,所谓"虚实相生"才能产生"妙境".一幅好中国画的作品空白的无形处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张力,产生无形的"场"效应,让人在画前驻足,不知不觉中进入画中神游,而"气韵"恰是来源于这无形的"空白".画家要使自己的作品做到"气韵生动",感染观者,除了具备一定绘画技巧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画外功夫.众所周知,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笔者对此才识拙浅,不周之处还望指正.  相似文献   

12.
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里的“虚”是指思想感情,“实”是指景物形象。如果只在诗中写“虚”,干巴巴地抒情,当然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堆砌景物,定然缺乏生气。因此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一种将某种心情加以物化来表达的手法。所谓将心情物化,就是将无形的抽象的心理状态,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无疑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词语。一、阐释方式:从象思维说起。没有“象思维”之“思”就没有意境的创造。二、“象思维”与意境的渊源:(一)道家发端:大象无形是为萌芽。(二)庄子美学:与象罔说相关。庄子关于“象罔、有形和无形、虚实”的辩证解读,和老子的“大象无形”说一起构成中国意境理论赖以形成的哲学基础。而此哲学基础亦是古人“象思维”的萌芽、发展并最终定型的文化传统根基。(三)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的探讨。“言意之辩”的各个阶段皆有“象”的参与。而“辩”的本身又体现了“象思维”的动态整体的特征。三、“象思维”与意境的内涵。从根底上来说,此种与古人哲学智慧紧密缠绕的诗歌意境亦是华夏民族吲有的颇具原生态意味的“象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文心雕龙》研究中,与校勘领域百家争鸣的情形相比,译注的各家更多是自说自话,较少关注同行的意见,缺乏对话与辩驳。作为全书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若干关键语句与概念在各家的译注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事实上,结合篇目与文本语境对各家观点进行疏解与辨析之后,"圆照之象"中"照"宜解释为"理解","象"宜解释为"形象";同样,"知实难逢"与"知多偏好"等句中的"知"宜解释为"理解",而"琴表其情"的"情"宜解释为"情况","理将焉匿"与"心之照理"等句中的"理"宜解释为"思路"。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  相似文献   

16.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  相似文献   

18.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从提出以来备受理论界关注,并给予了各种解读。"情"与"景"的交融即为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事实上,"虚"与"实"的创构也是意境艺术构成的重要内容。实境是指生动逼真表现出来的景、形、境,虚境是指由实境引发的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由具象引发的想象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虚中带实,实中带虚,体现的正是意境艺术构成的二元重生。  相似文献   

19.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矛盾的对立体 ,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绘画领域里也常常不断地变幻矛盾的双方而使其达到和谐 ,给审美主体以赏心悦目的美的感受。纵观一切绘画形式无不涉及到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虚以实为衬 ,实以虚为托 ,通过人为的主观处理使其统一于一幅画面之中。在西洋绘画中讲究的虚实变化 ,像客观物系的距离 ,色彩的明暗 ,空间的分割 ,光影的变幻等等 ,一般靠明暗层次的表现来处理。亮处 ,有形处实 ,无形处也可以实。但是在中国画艺术中 ,画面用笔松动的形象为之虚 ,用墨清淡的形象也为之虚 ,构图疏朗亦为虚 ,…  相似文献   

20.
关于《庄子·天下》寓言中论及的“象罔”,宗白华先生将之归为“艺术形象”,叶朗先生则进一步认为“意境”正是“象罔”的对应概念。然而,考察“象罔”的工具属性以及“意象”这一命题的产生、发展、演化,可以认为“象罔”所对应的是“意象”而非“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