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在强调要培养跨世纪的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是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发挥自己的主体活动能力。很多中小学在这种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展开了主体教育实验。笔者以为,这种实验如同“个性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协同教育’”等实验一样只能在小阶段小范围内取得一定成效,但如置于“应试教育”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便会走人误区,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而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是公认的最能学到东西,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最美好的时光,也是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杨萍 《天中学刊》2003,18(3):101-103
教育在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主体的“缺席”使教育常常偏离教育的本质。教师主体因习惯和依赖在制度中遁形,学生主体因惧怕和崇拜自动放弃。教育主体“缺席”会直接导致学生儿童期缺失、创造本质丧失以及稳育失效。  相似文献   

4.
一位小学老师跟我说她被“主体”二字害苦了,她说明明知道可以用许多方法来教学,却又怕被批评不够“开放”、“过度干预”,于是教学上缩手缩脚,觉得处处受到限制,结果搞得都不知何为教学。究竟“主体”二字可以承载的空间有多大,如果仅让儿童凭自己的意志天马行空地自由游走在自己所建立的“主体”世界里,而脱离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教育环境,这样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程以泰 《天津教育》2001,(11):14-16
我校自1998年开始进行“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经过三年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受到市教委、区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九十五中的教改实践是“创新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一、为什么选择“主体教育”作为我校教改的课题江泽民总书记说:“让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也意味着主体社会的建立。所谓主体社会,是指以主体的人构成的社会,每个人都成为实践和生活的主体,成为社会的主人。可见,弘扬人的主体性,是21世纪时代的呼唤。我们认为,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不断聚焦于人才与教育。创新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要实现创造性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变“受动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茧式化”课程为“整合化”课程,变以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体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主体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驳斥主体教育理念“过时论”、“趋同论”和“抽象论”,进而辨析教学策略的概念,探讨在主体教育实验中如何进行目标定位、注重开放并把握好开放的“度”、处理好探究与引导、选择与规范的关系。最后,就如何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追求价值、建构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育成长、形成实验教育化、提升教育理念等见解。  相似文献   

8.
西林 《天津教育》2000,(4):12-16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了人才的竞争和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如何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社会的发展雄辩地说明:现代社会要求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而“现代人”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主体教育的旗帜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对主体性时代精神直接把握的结果。“主体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它至少有一个重要而且确定的意思是要求对个人主体的尊重和对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我国目前众多的教育实验探索中,“主体教育”实…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机 《宁夏教育》2008,(4):18-19
在教育四大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关系最能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效果,而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探究,历来就是教育界一个存在争论的基本问题。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出现了“中心”模式到“双主体”模式,再到主体间性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演变过程的分析,来探求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颠覆了高职教育原有模式,企业成为与高职院校同等地位的育人主体。这种“双主体”性带来了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影响,努力增强其积极影响,同时消除和避免其不利影响,发挥企业和学校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环境的功效。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设置国家对企业的准入制度,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有效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教学"关系及其意义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铁星 《教育科学》2002,18(3):26-28
“教”与“学”在我国长期被笼统地看作为“教学”。这种看似微小但却微妙的岐误有意无意地顺应并助长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意义,并在三纲五常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至今妨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尝试澄清“教学”关系的认识岐误,对“教”与“学”关系作了新的探讨,为教育主体问题提供了结构性的认识角度。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构建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对创业课程改革是有益的。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呈现平等、创新、交互、实践等特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探索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习效果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语》的“身”、“己”、“我”具有丰富的自我道德功能与意义.“身”是表现个人内在面貌的外在具体形体仪态,是传释和绽放个人生命道德意义的“身体符号”,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对象.“己”在管理自己个人的灵魂的同时,也令“身”通过一个有形可察的身体实践——“行”将个人无形的内在自我体现出来.“我”在自我道德教育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实现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身”、“己”、“我”的相互关系复杂,“己”可约“身”,“身”又可“塑”“己”,“身”、“己”互动成为一体,“我”则是对“身”、“己”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是自我管理和教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航 《教育探索》2001,(2):69-69
师生关系作为影响及制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随着本世纪所发生的哲学转向,即从传统的认识论哲学转向语言论哲学,哲学研究的重心由研究主客体关系的主体哲学转向研究对话与交流的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出现了“双主体说”。该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是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同时两者又互以对方为认识的客体。是否这种双主体的理论就是对师生关系的最恰切的理解与表述呢 ?它似乎也因下列原因而难当此任。   首先,从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来看,它…  相似文献   

16.
余向平 《职教论坛》2007,(9X):34-36
会展专业人才就专业化程度而言可以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和支持性人才等层次。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供求失衡,严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因而迫切需要研究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一引导三主体”的培养模式,使政府引导与会展企业培养、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三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罗杰斯在心理咨询中提出“患者中心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在教育领域提出“学生中心论”思想,其核心是在教育活动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发挥其主体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上,这一思想对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知行统一,进而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等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青发 《物理教师》2006,27(1):25-26
1问题的提出 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说,从20世纪80年代争到90年代.“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到“双主体说”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90年代末,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凸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但另一方而,有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两个极端化倾向:一是拒绝接受,他们有很多理由,“教无定法”,“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等.二是把创新教育理解为花样,教法越“花”,越是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兴则教育兴。教育质量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为此,近年来,重庆市切实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兴教”“人才强校”战略,以超常规的手段,花大力气、  相似文献   

20.
杜美婷 《成才之路》2011,(10):95-I0024
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JIP教育实验”的分析总结,充分认识“JIP教育实验”十六字教学原则中的主体参与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中的优势。介绍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JIP教育实验”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就该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