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课外阅读》2008,(3):43-43
陈独秀最后一次被捕,替他做辩护的律师,是甲寅派首领古文家章士钊。其辩护词随后在上海《申报》发表,标题是:"党即国家乎?"章士钊说陈独秀:"非危害国家也,国民党不能代表国家,是为二物。陈氏反国民党,不反国家,  相似文献   

2.
漫谈陈独秀     
曾彦修 《科技文萃》2001,1(6):74-77
我的体能和智能都不允许我对陈独秀作认真的科学研究了,因我已80多岁,无能为力了。但30年代初,尤其在陈独秀于1932年被捕时我看到全国名流的一片抗议与声援之后,才找了陈独秀的书来读,即种下了钦佩陈独秀的种子。那时还不知道苏联的托派及中国的托派都是德、日的“间谍匪帮”,等到1936年苏联第一次公开大审判,平沪宁各大报均有大量报道时,我已经只当作新闻看而有点怀疑其为真事了。因为,这等于说中国的同盟会除了孙中山以外,连黄兴等人都是日本间谍一样,叫人不可思议。所以,康生1938年3月在延安发表的文章,说陈独秀是日本人每月出三百元收买的间谍,我看了以后觉得这是对莫斯科不得不作的表态,从未相信过一丝一厘,又觉三百元也太笑话了,这还不及20年前陈独秀在北大当文科学长时的月薪,不知康生是怎么想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1932年陈独秀被捕后没有被国民党杀害,而是被公开审判。这种结局是三十年代社会矛盾的产物。陈独秀被开除党籍,并成为共产党反对派——"托派"的领袖,使国民党对陈独秀的处置变得复杂。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巨大影响使国民党利用对陈独秀的公审来进行民主,训政的宣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名人轶事     
1903年5月,陈独秀在他的故乡——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举行爱国演说会。7月7日上海便发生了震惊国人的“苏报案”,《苏报》被查封,章炳麟被捕,邹容投案。“苏报案”接近尾声,陈独秀来到上海,协助章士钊创办《国民日日报》。当时办报人手少,工作条件也  相似文献   

5.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五四时期.新派人物陈独秀曾经和反对五四运动的旧派人物田桐等人在文艺思想方面发生过激烈的论战。为此,双方结怨很深。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其中,声援陈独秀的就有田桐.还有桐城派古文家马伯通和姚叔节等人。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尽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犯过错误,但这磨杀不了他的历史功绩,他为中国革命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毛泽东曾经在党的七大上评论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撤销总书记职务,成为反对派领袖,领导中国"托派"组织运动。他一生五次被捕,监押时间时间在五年以上,在狱中,他为理想和救国而不停抗争,即使在自己的同志对他有很大误解时,仍然坚守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出卖革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为名利所动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这里,我们主要以第五次被捕为例,来略谈一下这位狱中斗士。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第五集中,有李大钊亲自驾驭马车护送陈独秀秘密逃离北京的镜头。此时,屏幕上出现“在李大钊的鼎立相助之下,陈独秀终于脱离了再次被捕的危险”等字样。“鼎立”是指三方势均力敌,形成对立局面。如:“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内在矛盾及历史评价朱洪七十年来,对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错误有过四次较集中的评价:一次是1928年“六大”前后,一次是1958年成都会议,一次是“文革”期间,一次是1979年“三中”全会以后。这四次评价都涉及到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党史上,功过分明、变化极大、影响至深的人物,首推陈独秀。同样,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陈独秀也变化莫测、反复无常。本文试图对陈独秀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前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一简单的评析。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陈独秀关于统一战线的主张和行动,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而且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他在党内所处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也随着发生几次变化,对国民革命发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从反对与任何党派联合转变为主张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五四”时期,陈独秀接受了马…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相继看了一些论述我党创始人陈独秀功过的文章,总的给予我这么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是党对陈独秀的定位是不够公正的;同时,在某些重大关键问题上,对陈独秀的态度,也是不够正确的,显然存在着这么一种倾向,就是有意无意抹煞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应有的地位。我这里所说的“地位”,与功劳不是同义语,对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以及后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功劳,是无法也很难一笔抹煞的,但是对于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却存在着一笔抹煞的形势;然而如果不肯定陈独秀…  相似文献   

11.
剧情梗概: 《觉醒年代》是为建党100周年而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该剧讲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竖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北大红楼,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以《新青年》为阵地与复古派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激烈争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总同盟罢课、"挽蔡运动"、陈独秀被捕、拒签21条等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爱国志士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社会主义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12.
高一“试验修订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43页明确指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而此前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却从未提及陈独秀的名字。对此,高一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把陈独秀作为起义领导人并排在首位,是对历史的尊重”。那么,陈独秀与这次起义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第一任总书记,而且在至今召开过的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连续五次当选为总书记。所以,研究陈独秀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无疑是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篇幅有限,本文不拟对陈独秀作全面评价,在此,仅就创党时期的陈独秀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我们党的建立至今已经五十九年,陈独秀离开人间也已经三十八年了,但是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建议中共退出国民党未能实现的原因吴九占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了“党内合作”的特殊形式。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陈独秀对这种合作形式曾有过抵触情绪和做法。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国共关系的发展,陈独秀又多次“建议中共退出国民党”。本文仅就陈独秀为何提出这一建...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为何没出席党的一大,学术界有因事、抵制外国人包办、安全考虑、对大会不重视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都不足成为陈独秀缺席一大的真正原因。陈独秀缺席一大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此时陈独秀不能,也不便离开广州。二是陈独秀没打算出席一大,这也是陈独秀没出席一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对中国民主革命前途的看法有过两次大的变化,使得他的无产阶级“领导地位”思想也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与“领导”方向。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地位思想可分为三个认识阶段:“两种可能论”领导地位认识阶段;“二次革命论”领导地位认识阶段;“一气呵成论”领导地位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金粉泪》诗中的政治思想章秀琴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坎坷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不同体裁的诗作。其内容不是风花雪月、卖弄文采,也不是无病呻吟,顾影自怜,而是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坚持革命的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肯定陈独秀参加托派的主观原因的同时,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陈独秀参加托派的客观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陈独秀错误的处理上有失误;二是“陈独秀派”对陈独秀地积极拉拢。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陈独秀最终完全倒向托派。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战役中,盟军的一队伞兵因飞机的偏航而误投绝境,他们被捕了。  相似文献   

20.
鲁迅始终认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持,是革命的前驱者,并敬仰他的人格,鲁迅的陈独秀观并没有因为陈被开除出共产党,成为托派而有所改变,出自冯雪峰手笔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并不代表鲁迅的态度,陈独秀也十分敬重鲁迅,对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始终给予充分肯定,他喜欢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始终认为鲁迅不是神,是有文学天才的人(编者摘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