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也曾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读”的兴趣,“读”的要领。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朗读经验,不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那我们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朗读呢?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也曾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读"的兴趣,"读"的要领。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朗读经验,不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那我们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朗读呢?一、构建抑扬符号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孙荣华 《时代教育》2009,(6):201-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合理指导,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勤于实践,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机会。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语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训练呢?本文从朗读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注重朗读的实效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等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训练。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素材,坚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教学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教师指导朗读,增强学生语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马京格 《考试周刊》2009,(18):26-2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本文介绍了几种朗读的形式以期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朗读部分提出这样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甚微,为此,我们需要在朗读教学方面采取多种方法,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耐心和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引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要巧拨孩子心弦,激发其对文本感情的共鸣,使其情不自禁地爱上朗读。  相似文献   

10.
赖素珍 《考试周刊》2014,(80):58-58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恰当进行范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读;注重朗读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程"阅读"教学各学段的第一核心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认为,第一要务是搞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逻辑起点:一、文本的刺激;二、情调的反应。只有朗读的逻辑起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定位准确;只有朗读的逻辑起点高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高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引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要巧拨孩子心弦,激发其对文本感情的共鸣,使其情不自禁地爱上朗读。一、巧拨语感之弦,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朗读的要求是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三个学段朗读目标具体表述的时候,还是略有区别的。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用"到"用"再到"能用",在具体达成度上是有不同要求的,这里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对不同学段的朗读要求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对孩子的朗读是以"有感情地朗读"为评判标准的,尤其是低段学生的朗读拔高要求,过高的要求使得课堂的朗读教学变得急躁、盲目、无所适从。基于低段年级的朗读现状,从正确朗读的角度,阐述低段学生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好地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种种原因使得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多样朗读,激发读趣。朗读需要浓厚的兴趣铺路。朗读能力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很多学生只张嘴却不发出声音,或者干脆光看书不出声时,多数是对朗读没兴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字词不熟悉、对该课文内容没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课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重要渠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这里所提到的朗读是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谓之为"美读"。究竟怎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以实例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方法颇多,名家指导的例子更进一步证明朗读的方式千变万化。本文还从反面例证为什么有的教师指导朗读会成为学生读书的障碍。论点鲜明,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16.
高清华 《考试周刊》2014,(68):36-36
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命题。正确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朗读应该常态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一阶段都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师,应从朗读兴趣、朗读形式、朗读指导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在朗读时"雁过留声""有的放矢"和"声随心动",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它是提高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兴趣、习惯、学段特点这几个角度入手,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明确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确理解,让学生有感而发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是有感情地朗读的重要前提。"感于内而发于外",指的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感情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读得字字响亮,不错读一个字,不漏读一个字,不多读一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