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强  魏巍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对城市群竞争的研究,而对城市群合作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鉴于此,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提出应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经济合作,为城市群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名师课堂”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背景下扩大优质师资供给覆盖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缺乏对其本质的透视,难以把握实践路向和从根本上解决现实困境。文章针对“名师课堂”实践活动领先于理论建构的错层现象,创新性引入共生理论,阐释了“名师课堂”通过重构网络研修形态实现城乡教师共生发展的本质、城乡教师一体化对称共生的终极样态,论证了因共生单元水平有限导致城乡教师研修深度不足、因共生模式不能互惠导致城乡教师内生动力不足、因共生环境作用失向导致共同体运行动力偏失三个现实困境,并基于近五年的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组建由教学专家引领的多元共生单元、构建城乡教师互惠共生模式、建设迭代发展的绿色正向环境等破解路径。以期提升审视“名师课堂”的理论穿透力,为“名师课堂”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共同体关注学前师范生专业素养的习得养成,更关注职前培养生态系统中主体间"一体化共生关系"的构建。基于共生理论审视我国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实践发现,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实践面临共生单元中协同主体力量的式微,共生关系中协同模式的固化,共生环境中协同文化的漠视等生态困境。建构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共同体,必须彰显共生单元生态位,构筑多元主体网络和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共生关系生态链,释放互惠共生动力和强化协同育人功能;迈向共生环境生态圈,营造正向文化生态和改善心智模式。  相似文献   

4.
建设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中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尝试性提出“高等教育区域化”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战略思路,并将其与当前流行的“一体化”说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辨析和论证。考察梳理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其大致经历了合作期、协调期、协同期和融合期四个阶段,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视角分析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瓶颈,发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政区割裂发展”“优质资源虹吸效应”“经费投入规模优势被平均化”等问题和特征。文章据此提出,可以通过政治性方法、组织性方法和功能性方法三种路径来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丛倩  黄华 《职教论坛》2021,(1):151-157
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院校与对外投资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走出去”这一现象,判定存在共生关系,描述各项共生要素,基于数据定量分析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梳理六类实践探讨共生行为与组织模式,归纳出“总体正向发展,各方参与不均衡;形式多样程度各异,各方获利不对称;环境变化应对不一,调整中不断进化”等共生特点,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走出去”的三个共生发展趋向。“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指引,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迎来新增长点,应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趋向最优进化方向“对称互惠”和最高发展程度“一体化”,把握关键机遇在产教融合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6.
大学与城市/区域的互动与共生发展由来已久。相较于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叙事中的高等教育枢纽,我国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实践始终伴随着宏观战略、地方政策以及现实需求间的耦合与张力。就长三角等区域/城市群而言,其庞大的地理空间尺度和域内各城市间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致使在形成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呈现出“双层嵌套”样态,即若干各具特点的城市级枢纽共同构成区域/城市群级枢纽。有鉴于此,或有必要在关注长三角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同时,对其内部市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模式加以分析,从而加深对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认知,继而生发出对既有国际化理论之于本土实践适切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审视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现状。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本质、分类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对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分析与描述、不公平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之对策等方面。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有待于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有待于向微观层面深入研究,有待于向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种利益关系方面扩展。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的建立,表明长三角教育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已经由民间层面、非常规状态向行政决策层面、制度化状态转变,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形式融合、信息化建设、资源集约化的问题,借鉴共生理论,从共生环境、单元、模式等方面分析系统共生问题,结合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实践,探析省级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构建路径.服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决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工作,拓展共生理论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范式理论,从工业革命视角研究高等教育范式演进历程,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范式演进经历了传道、理智训练、专门化、多学科融合四个阶段.高等教育范式的转换受教育价值观、思维、技术、社会环境、制度、市场六个关键因素的影响."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新范式是在智能技术群、巨变的社会环境、多元心智和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人工智能思维、创客制度以及创新创业市场六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基于此,文章构建以数据为中心、多元数字在场的数字人交互共生新范式,形成正向循环的三层学习者成长飞轮,使学习者能够实时永续、按需学习.这种交互共生的高等教育新范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生理论适切性切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中,将共生理论中的三要素、影响共生系统最主要的因素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建构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形成的C-K共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现有的在共生单元、合作模式和共生环境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如下实践运行路径:建构共生单元的整体要求,塑造具体形态;建立共生合作的人才培养联盟组织,发展内生动力;建立人才培养的正向共生空间,营造共生氛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共生理论的职教集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共生理论是生物学中一种描述物种关系的理论.文章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研究中,从共生理论出发对职教集团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职教集团共生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以古典和人文学科为核心的传统精英教育遭遇危机,新形势下精英教育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话题。从传统精英教育与新兴大众教育的关系来探讨精英教育发展问题则是一个新的视角。从经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国家经验中可以发现,从妥协到共存是一个普遍的模式。然而,共存并非最理想的关系,从共生理论视角下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共生关系,将更有利于精英教育的发展,也将更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卓越。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职业》2012,(35):192
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精练,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最新成果。尤为欢迎从宏观视角审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精练,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最新成果。尤为欢迎从宏观视角审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期曾经刊发一组文章,专门讨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高等教育的整合、互助、合作、联动问题。然而,一年时间过去,与长三角地区金融、贸易、交通、信息服务等领域红红火火的一体化进程相比较,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体化似乎相形见绌,不仅显得冷清、疏淡,而且可以说是迄今并无明显进展,令人心忧。我在《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一文中曾经提及:“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在教育领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许多原则和举措,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形成,有诸多不可比性。但是,回顾其艰难推进、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和联想。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作为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流派对高等教育可谓影响深远。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哲学观在西方高等教育实践中大致经历了混沌期、冲突期和整合期。鉴于对二者矛盾的整合和协调将是一个长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在审视两种哲学观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体化、冲突、整合的实践特征,进而探讨当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2012,(23):191
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精练,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最新成果。尤为欢迎从宏观视角审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职业教育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职业学校管理与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