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在初中课文中,古诗占相当的分量,六册总计90首,所以,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诗画结合进行诗歌教学。诗画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将诗歌与画画相结合进行诗歌教学,它分为"依诗择画"和"为诗配画"二种。"依诗择画"就是要学生从四幅意境相近的画中挑出最符合诗意的一幅,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如:  相似文献   

2.
黄国华 《考试周刊》2011,(45):35-36
随着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古典诗歌鉴赏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古典诗歌教学?作者认为诵读是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古典诗歌教学应"读占鳌头",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四味"——情味、意味、韵味和美味。  相似文献   

3.
刘颖 《考试周刊》2012,(13):45-45
诗歌作为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各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扬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和方法,但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把我国悠久的诗教传统继承和发展下去,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在诗歌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曹飞 《考试周刊》2010,(38):43-43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难题。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实施,我们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诗歌教学的课堂仍然在"低效状态"下徘徊。如何切实提高诗歌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华漪清 《教师》2012,(21):75-76
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牛鼻子"。通过意象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营构的艺术氛围;利用意象领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旨;挖掘意象的内涵,深入理解诗歌意蕴。这样,诗歌教学便可以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舒 《现代语文》2011,(8):100-101
【教学设想】《发现》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出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颂歌的变奏"这一板块。诗歌教学的关键就是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因此笔者明确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重视语言的发掘和讨论,有"语"有"文"。  相似文献   

7.
《论语.阳货》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阐释出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和诗歌艺术效应的社会价值。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诠释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观"、"群"。现代教育技术的"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去技术化"与学生的"媚技术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对技术进行很好的调控和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以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新的模块考试试卷中,都突出了诗歌阅读鉴赏的重要性,特别是新教材中选取了相当数量的历代优秀诗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教给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明代著名诗评家胡应鳞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高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围绕"实用"和"兴趣"两个原则,本文提出了专题性授课、古典诗歌教学中融合流行歌曲、在人际沟通下训练表达能力、强化经学和子学教学、注重联系学生实际等教学策略,以期改善大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6课。 【教学理念】诗词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从诗词的特点探究其教学,应强调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注重诵读欣赏和想象品悟,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诗歌的意象,诵读激活画面,  相似文献   

11.
周铭耿 《广西教育》2012,(6):65+69-65,69
对诗歌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实中有些教师的诗歌教学却大讲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以解释加翻译为主线,转述教科书或某名家的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了不少,拿到新的诗歌却仍然不知如何鉴赏。这是典型的低效教学行为。这一行为,轻则让学生失去对诗歌的兴趣,重则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忠云 《现代教育》2012,(10):68-69
所谓"意境"或"境界",就是客观和主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即"形"与"神"、"情"与"理"的统一;从客观方面来说,是"形"与"神"的统一;而在审美的主体方面,又是"情"与"理"的统一。在诗歌教学中,抓住"意境"即抓住了诗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诗歌有效教学的"读、讲、析、悟、练"的五步方略,并从读诗歌、讲诗意、析语言、悟主旨、练手法五个方面解读了这一方略。  相似文献   

14.
"诗歌需要儿童,儿童更需要诗歌。通过教育平台进行诗歌教育,意义深远且重大。童年心灵有诗的种子与阳光,未来必定茁壮而开阔。"——高洪波开始关注童诗,源于一次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形式为先笔试,即做一张试卷,内容包括教学片段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儿童文学赏析等。一拿到试卷,我就傻眼了——儿童文学的赏析内容为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  相似文献   

15.
狄永伟 《考试周刊》2009,(15):38-39
对于诗歌的教学,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本文针对现行诗歌教学中偏重语言的记忆与分析这一现象,提出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把体味意象作为论述的切入口,来探讨分析诗歌的教学方法。意象具有可感性,读者可以从诗歌中描摹的直接形象来品味诗歌的意境。意象具有想象性,读者可以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情感。意象具有情感性,读者可以借助被情感化了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意象的可感性、想象性、情感性去品味诗歌,是开启诗歌教学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的特点是"以史为序""精泛结合";既能让习者纵观唐诗宋词发展全貌,又能在典范诗词中含英咀华,获得诗歌阅读与鉴赏能力。但"以史为序"使得诗歌类型化教学难以开展,有支离破碎之感;"精泛结合"难免限制学生自主阅读空间,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学习的"鸡肋"。因此,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浸透着中华民族生命的诗文化,应该最具有灿烂的诗意、夺目的美感和光彩照人的人文精神。如何发挥古典诗歌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的作用,是新课程小学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进而百川归海,真正实现信息时代下教育是"海"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赵富良 《生活教育》2012,(19):56-58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中国的诗歌艺术,尤其是古代诗歌早已渗入每一个国人的灵魂之中。写景状物、抒情明理;含蓄凝练,意味深长;开合跌宕、摇曳多姿。那是一片诗意的世界!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会吟并不等于就会欣赏。常见的古诗教学:一解题、二释词、三理解、四总结。那是一个技术的天地!当古诗教学"程式化""单一化",语文的课堂上,会是谁的眼泪在飞?怎样才能避免古诗教学的"架空分析"?又怎样才能在解读古诗的同时,保留诗歌的独特韵味呢?  相似文献   

1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选自人教版高一(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简单、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但诗歌的主题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话题,因此,给这首诗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以饶满林老师执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课例进行研究。一、教学设计(一)合理的学情分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诗歌写作教学一向被视为高校写作教学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若教师能够巧用"发现—构思—表达"三步法,引导学生体悟并把握三步法中的关键节点,结合对经典的揣摩研习,则可有效帮助学生习得诗歌写作的发现、构思和表达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