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当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特征,师幼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主体间性的交往.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的互识,二是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幼交往具有主体平等性、双向互动性、结果互惠性等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将  周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112-114,132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着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理论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把世界当作客体、当作物,而是当作主体、当作人,它使得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最终达到相互理解,这是主体间性理论除文本层次之外所应关注的另一层面.主体间性所表现出的实践性品格、所体现出的沟通交往实际上在中国古典审美范畴"和"中就已显现出来,"和"的哲学理念与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实践方式的探索方面是殊途同归.从主体间性视角来重塑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是主体性在实践中的展开.我们应当使主体间性理论回归实践,实现它的实践性品格,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它的研究领域和空间,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而且会真正促使理论研究植根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如何音乐课的术科属性特点与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特质,成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音乐教育的化属性和技能属性并存的特性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直面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审美不能脱离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乐基本能力培养和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方式需要改革,要将音乐审美教育融入其中,而不是回避和取消。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向"专业化",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然而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性不够重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介绍高职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得到重视,使其在高职音乐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概念意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目的在于超越工具理性、实现人的主体性.师徒制模式固化了新教师,可通过使各教育主体在精神层面生成主体间性理念,并在实践中相互交往对其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内在的相关性.它以个主体为基础,强调各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构建主体间性高中政治课堂有两个前提需要得到确认:一是将生活认识论引入课堂教学,释放生命活力,重视体验,即知识有待转化为学生生活体验;二是确立交往对话式的师生课堂生活关系,任何对话的前提是倾听,它是交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那么怎样构建高中政治主体间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的生态审美教育交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主体观和现代教育的学生主体现不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是生态化的交往实践观,强调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是主体间的共在.后现代主义的生态审美教育通过多元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实现智慧的增长、人格的完善与精神世界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潮中,共主体论(intersubjecty)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在21世纪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中,“对话”成为主体间性课程的重要主题词.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与对话达成的互识与共识中完成了后现代课程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与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到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实现南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对人主体地位的找寻与确认也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生活的人性诉求,其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人却被边缘化了,音乐教育的主体迷失了。如何找回失落的主体,音乐教育必须回归人自身。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体验,这和我国新兴的教育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先天契合。应用这一理论指导音乐教学可以收到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是天人合一、主客同一的古典主体间性的思想.而现代美学的基础是主体间性的思想,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沟通融合,通过对人类异化劳动的扬弃,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是从审美超越的角度去看待生存本真的意义,去感悟生存的自由,去体验超越的境界.通过建立"立美宜人"为旨归的生存活动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进一步探析当代人的审美理想,超越生存异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李斯霞 《教学与管理》2012,(18):144-145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方式。主体间性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主体间性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体性而言:主体间性强调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通过对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培养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对美的评价能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审美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美、表现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