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保障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的控投地位,我国规定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这可以使国有企业的单一所有权主体转变为多元所有权主体,为建立我国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财产运动 优化配置,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金浪费的现状,妨碍股票市场功能的发挥。要发展我国规范有序的证券市场,必须使相当一部分国有股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难以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在分析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弊端的基础上,剖析上市流通的障碍,提出上市流通的三种模式及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市场化将会有助于实现政企分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提高我国国有经济成分的竞争力,从而使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原则与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体制原则有机结合,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股流通的意义1.国有股上市流通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造。因为国有股上市必须以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速产权界定和明晰过程为前提。这样,就将进一推动政企分开,有利于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国有股上市所带来的“上市效应”,将会激励一大批国有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建立自我的约束机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行业性联合公司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开展竞争,并形成规模效益。2.国有股上市流通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代市场经济是资本高度流通化的经济,资本不流动就没有活力,资本不流通也就难以保值和增值。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指出国有股不能流通已成为我国股市存在许多问题的根源,阐述了国有股流通的目的、原则和出路,得出必须尽快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折股流通是其最佳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选择经营者的办法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竟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国有股控制权的流动化、市场化将有助于实现政企分开,构建股市的用手投票机制,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使优秀的民营经济经营管理者与国有经济有机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解决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的措施之一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将上市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给股民,制定《国有股被动表决权法》,政府依法管理国有股与行使上市公司政治控制权,实现政企、政经合理分开,扩大国民的经济决策参与权,使国有经济决策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推动经济民主进程,以经济民主为先导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与民主意识、民主行为的产生。因此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秩序的联结点。是实现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上市公司中75%的公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至使上市公司不能真正实现由资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也使国有企业把上市作为“圈钱”的渠道。而不能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证券市场不能真正发挥其“改制”和“重组”的功能。所以公有股要以合理的上市方法适当的上市机会,加之国家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争取早日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9.
当前解决我国国民经济与证券市场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是,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为类似于股票一样的国有股表决权证,并在沪深股市竞价发行后上市流通交易,与原有流通股一起共同构成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以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思想权力制衡思想为指针,改进国家对公司的控制模式,形成国家依法监管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新型政企关系,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以公有资产为主本的股权结构与控股权的转移并不矛盾,二者各得其所,目前国有股不能正常转让流通,带来诸多弊端,应正确理解“公有制在主体地位”的涵义,从政策入手,统筹规划、周密安排、有步骤地实现国有股的正常流通。  相似文献   

11.
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比,现有体制有了较大变化和创新,在结构上有了集中统一专司所有权职责的法定代表机构,在职能上解决了权责不等、所有权权能过于分散以及出资人机构和职能相分离等体制弊端,在作用上体现出所有在位而不越位,强化了产权监督和制约功能,为我国有效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提供了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势和目前的政策 ,指出了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讨论了通过国有股的调整和流通解决不合理股权结构的办法 ,对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建议 .根据现代公司制的理论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及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 ,澄清了公有制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 ,提出了在未来公司中重构国有股比例的方法 ,即作为新的公有制形式 ,创立社会保障基金和共同基金投资公司 .认为在未来中国的公司中 ,股权结构将主要由机构股东组成 ,这些基金公司将是主要的机构持股者 .这不仅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求 ,同时也和现代公司的国际规范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论述了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必要性,激励约束必须通过规范的机制来实现.经营者的潜能发挥受制多方面的因素,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多元化系统,且能够相互制衡.国有企业要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市场,规范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减持方案虽然暂停了 ,但是本次减持价格是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的 ,它不能被投资者接受 ,说明中国股市投机过度泡沫严重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 ,使利益驱动机制发生扭曲。本文提出对新股发行取消非流通股 ,是重新设计我国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本增值是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应引起企业及其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与时俱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从人员、经费、制度、方法等各个方面改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内审工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国有企业在改革大潮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初期的"看一看"、十五大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十五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六大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越来越完善,私营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不同形式入手,揭示了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是一种含有相当多私有制成分或因素的不成熟的公有制,提出了社会经济现实发展中的公有制是“间接公有制”的理论构想;同时,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实现经济关系的剖析,阐明了转型期中公有制企业劳动者与企业关系的新变化,作出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属性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把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贡献和经营者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激励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防范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方面存在的固有矛盾,促使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尽职尽力,搞好经营。但目前国有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制度障碍和内部、外部环境约束问题,难以真正推广实施。但它是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应从:建立健全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有效、稳定的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完善和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方面积极为经理股票期权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产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说公有制一定比私有制优越缺少科学根据 .马克思主义承认公有制的优越性是以公有制在一定条件下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前提条件的 .公有制产权不能必然带来高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 ,已经为前社会主义国家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的低效率所证实 .就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看 ,企业产权的公有还是私有并非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公有制与私有制孰优孰劣的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是一个规范经济学的问题 (或者说是一个伦理经济学的问题 ) ,而不是一个实证经济学的问题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看 ,说公有制必定优于私有制缺少科学根据 ;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看 ,公有制往往导致低效率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