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报答     
他跟妻子说:“钱只拿一半给了爸过年。”“好不容易才回趟老家,还把一半的钱又带回来干什么呢?”妻子有点奇怪。他迟疑了一下,才告诉妻子,乡下老家祖屋背后巷子的一个念高二的男孩家里  相似文献   

2.
报答     
他跟妻子说:“钱只拿一半给了爸过年。”“好不容易才回趟老家,还把一半的钱又带回来干什么呢?”妻子有点奇怪。他迟疑了一下.才告诉妻子,乡下老家祖屋背后巷子的一个念高二的男孩家里穷,那当娘的把过年买肉买油买米买对联的钱全省下来,也没法凑齐学费。于是,他把一半的钱塞给了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错发了邮件     
伊利诺伊州有一个男人离开自雪皑皑的芝加哥,去佛罗里达州度假.他妻子正好也要去那里出差,两个人计划第二天在佛罗里达州见面.他一到旅店,就决定赶快给他妻子发了一封邮件.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7)
奥苏格斯即将老来得子,欣喜之余,他允诺,如果妻子生的是个男孩,他将把2/3的财产留给儿子,1/3的财产留给妻子;如若生的是个女孩,他将把2/3的财产留给妻子,1/3的财产留给女儿. 后来孩子出生了,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而且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下可难坏了这个新爸爸.奥苏格斯想来想去也不明白,应该如何按自己的诺言分配财产给自己的家人.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孩子,今年你满十八岁了,也即将参加高考,迎来人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你这些年的成长片段,最近常如影视慢镜头,回放在我的心里. 记得你五岁那年,有一次你在巷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一个衣衫褴楼的老乞丐挨家挨户乞讨时,被主人毫不客气地轰了出来.你竟停下游戏,把一脸悲戚的老乞丐领到巷子尽头的外公家,要求外公快点拿东西给他吃.时隔多年,你这一"壮举",仍时不时成为亲友间聊天打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男人有六个孩子,而他也非常满意自己的成就。他是如此地自豪,所以他开始叫他的妻子“六个孩子的妈”。有一天,他们应邀参加一个宴会。过了段时间后,男人觉得是回家的时候了,他想知道妻子是否也已准备好一同回家。  相似文献   

7.
这天傍晚,我和妻子在楼下散步,一个四十多岁的乞讨男子走过来,向我和妻子诉说着他们家的不幸:他来自西北的一个穷山沟,家里有位卧床不起的老母亲,妻子也常年有病,孩子都10岁了,没钱上学,他本人心脏也不好……说着,这位可怜的男子已经声泪俱下了.  相似文献   

8.
从教十几年,学生带了成百上千,积累了很多教育经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诸多教育蓝图在他还在妻子腹中时就已规划好.从未想过,也绝不容许他今后成为让同行们头疼的差生.在我拟定文章标题时,遭到同样是教师的妻子的强烈反对:哪怕只是假设也不容许.故此文是背着妻子做的.  相似文献   

9.
滴水之恩     
美国人乔治为妻子的怪病跑遍了全世界,却是久治不愈.十四年前,他听说中国的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于是便带着妻子来到中国.乔治为妻子看病,几乎花光了全部的家当,但既然来到中国,怎么也得请一个翻译.那时正值暑假,乔治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请了学生赵小宁.  相似文献   

10.
春天,友情的暖调 女生钟童讲述:融化的冰激凌 初三这年,我申请了上晚自习.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日子,人仿佛也开始了躁动.好几次晚自习放学,在回家必经的一条巷子里,我都遇见一个高个子的男生,靠在墙脚吸烟,我走过,他便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我慌里慌张地抱着书包从他面前飞跑过.  相似文献   

11.
他从不把他夫人对他说的知心话告诉任何人,不管是谁,或向别人描述他夫人在卧室里的模样。他从不公开批评行为不体面的妻子。他在家里私下对他妻子说什么,这纯属他个人的事情,但他不能在孩子、仆人或别人面前对妻子不尊敬。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公开丑化他的妻子时其实更丑化了自己,并且证明他现在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个绅士。  相似文献   

12.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13.
30岁那年夏天,怀孕的妻子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生产。 我一直想要个女儿,但是儿子也好——护士抱他走出产房,我只是看了他一眼——他也睁着眼睛,黑黑的,眼光扫过我,很快叉被送进婴儿护理室。我担心妻子,没有和岳母一起跟着护士去看他。确认妻子安然无恙之后,我才去认真看了他——果真是另一个我,尤其是脸形,但眼睛、嘴巴比我好看。另一个我真的来到了我存在的这个世界——如此真实,又如此陌生。  相似文献   

14.
两巴掌     
有一个人,妻子怀孕了。随着胎儿的生长,他就越来越休息不好了,因为睡觉时妻子总是把他挤到一边,他也不敢翻身动弹,生怕碰到妻子的肚子而伤及胎儿,所以很多时候他的半个身子都是悬空的。有一次睡到半夜他甚至掉到床底下。  相似文献   

15.
办公桌上躺着一封从遥远边疆寄来的信,是一个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写的.他在信中回忆了我教他的一些往事,说他曾让老师在路口苦苦等了许久,到现在还心存愧疚,忘不了老师对他的教诲…… 还记得他那时的样子,圆圆的脑袋,个头不高.他头脑聪明,就是不爱做作业,还常撒谎.每回问他,他总能找出不同的理由来搪塞. 有一次,他说作业做了,只是忘带了.我脱口而出,现在咱就一起回家取.他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他告诉我,他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学校向北第四个路口处. 我在前面走,他在后面跟着.看他磨磨蹭蹭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心虚了.我头也不回,心想,看他下次还敢不敢撒谎.  相似文献   

16.
1.如果男人真爱他的妻子,那么他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她幸福.妻子的满意是对男人最高的奖赏,而女人不开心就说明他是一个失败者--今天的男人回家时,他通常面临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他的配偶不开心就是他失败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17.
半途而废     
郭倩 《下一代》2014,(5):38-39
正1.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慧女子。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2.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3.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8.
首先请看例句: A)S V:他死了.(死者是"他") B)S V O:他死了妻子.(死者是"妻子") C)S V O:他打了妻子.(打人者是"他") V、S和O分别指动词(谓语动词)、主语和宾语.B与A相比,只是多了宾语,而动词"死"的施事(动作的发出者)却不相同;B与C相比,只是动词不同,施事却也不相同.语言学界对此的解释是:它们各自的语义指向不同.A中的"死"指向"他",以"他"为施事;B中的"死"指向"妻子",以"妻子"为施事;C中的"打"分别指向"他"和"妻子",以"他"为施事,以"妻子"为受事.显然,这里判定语义指向的依据还只是语感.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会问:A、B、C中的动词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语义指向?规律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找到判定动词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因为只有找到形式标志,才能给学生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我家附近有一条巷子,巷子里有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人称"老王"。他技术娴熟且为人厚道,来修车的人络绎不绝。街坊们都盛传他有一门"绝  相似文献   

20.
我家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一条破旧的小巷子,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小巷子逐渐消失了。发生在小巷子里的事情我也大都忘得一干二净,而惟有一位老清洁工和他赶的破旧的老牛车,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说是老清洁工,其实他并不老,只是由于长期弯腰捡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