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的阅读教学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质疑、发现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要使阅读教学适应新课改,真正走向成功,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涤荡着我年轻的心怀。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我实践着,求索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呢?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是否能真正引起学生对语…  相似文献   

3.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课堂以外的作业布置应该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语文学习的能力,真正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呢?就此,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课堂以外的作业布置应该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语文学习的能力.真正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呢?就此,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课改以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有关的研究很多,成为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大多数都是围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选择好课外书、教给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展开论述。笔者试图在别人轻描淡写或比较少谈到的地方再作点发挥,“冷门”的地方其实很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加把“火”。  相似文献   

6.
蔡欢欢 《语文天地》2014,(32):49-50
笔者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么一个显眼的标题—“我读文章我做主”,感触很深。无形之中,开始反思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从本质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一直在被动地阅读,学生一直是在接受“灌输式”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阅读策略的微调,以促使阅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一、优化材料,让学生喜欢阅读学生主体性阅读兴趣的激发,首先要从阅读材料开始,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感兴趣了,学  相似文献   

7.
“书声琅琅”已成为现阶段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但静下心来思考:这看似热闹的课堂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笔者以为: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正在向纵深挺进,课改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方式也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反思走过的课改之路,虽然课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透过课改之花看课改,笔者仍然有疑惑:看似花团锦簇的课改是否做到了“华而实”?新课改构建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呢?本文用“四问”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下旬,我们对福州市实施新课程改革的16所课改实验联系校初中一年级72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104份)。在回答“你最喜欢上什么课?为什么?”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依次是英语、数学、语文、体育……(见表1),且“教师”成为影响学生是否喜欢上课的最主要因素,如学生写道:“因为老师能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施一年多了 ,从我任教的语文这门学科来说 ,“课改”是非常成功的 ,它真正解放了课堂 ,教活了学生。特别让人欣喜的是学生已经喜欢语文了。但在欣喜的同时 ,我也有点担心 :学生喜欢新课程是因为教师的理念、方式、方法改变了 ,语文课上得比以前生动有趣了 ,可时间久了 ,教师的每一篇课文都能上得精彩纷呈吗 ?会不会出现“黔驴技穷”的时候 ?怎样使课常上常新 ,让学生有新鲜感呢 ?上完《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的星期天》后我发现 :创新才是课堂充满活力的源泉。一、课始新招———激情煽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学生是语文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句话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应以“读”为主线,着眼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阅读指导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我认为,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训练是否有的放矢很关键。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四步阅读教学法”,即一减二悟三读四仿。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在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说讲评活动中,笔者发现有一些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讲课、评课还是老调子,中旧观念的病毒很深,离真正的课改精神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此,笔者心甚担忧.的确,长期的应试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们常常按照“教参”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老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针对这个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改如潮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旧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尝试.  相似文献   

15.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在义务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加强,得以突出,无疑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义务课标仅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有专家指出,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参见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在不少课堂上变成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自说自话,教师不敢“对”,不愿“对”,或“对”不上。在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戏说”“歪批”时,有的教师仍然“不作为”,并没有尽到“引导者”的责任。针对课改过程中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温欣荣先生提出“陌生化阅读”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尝试,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恢复教师主体地位、扩大课改成果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考试成为课改的焦点问题:怎样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命题才能真正发挥考试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以上思考,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命题的原则与方法:一是语文考什么?二是语文怎样考?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不再以作业为负担,当教育者不断改善教育考试环境时,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作业,把它看成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我们期待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为孩子提供一个真正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们带着兴趣去做作业,幸福、健康地成长。上海市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在教育评价方面又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即如何对待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业的内容是否适当,形式是否新颖,能否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每一次的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等同于一次“语文贸易”,教师手头上每一次到底能拿出多少价廉物美的“语文商品”?学生们每一次又到底能从教师手中心甘情愿地“买走”多少?这既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个学校领导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提出语文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准市场化”的操作过程,无意于所谓的方法创新,也不想硬性地把它归结为所谓的素质教育范畴。其意旨在于正视语文教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现状,极力倡导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教学理念。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把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真正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经过笔者的认真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准市场化”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树立起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张敏 《河南教育》2009,(7):70-70
语文教学中怎样让阅读成为“悦读”。我一直在积极探索。通过以“科研促课改”,我深深领悟到真正的阅读是在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进而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净化、人格的升华。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我带语文团队的六位骨干教师奔赴潍坊.走进了潍坊四所小学的语文课堂.发现了与我校语文教学现实问题可对接的东两——由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就是我们在一直寻找的能够改变我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媒介”?我们能否把潍坊的语文课改经验移植回来进行创新发展?怀揣这些疑问,我们以虔诚的求学者的心态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