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新课标的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思维的概念与分类,然后具体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意思维和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2.
图片史料作为高中历史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图片史料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应当寻求正确的运用策略,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图片进行适当调整,以发挥图片史料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明了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运用高中历史新课标理念来指导高中历史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明了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运用高中历史新课标理念来指导高中历史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5.
申昌峻 《教师》2011,(18):89-89
一、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 1.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素养新课标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戚传森 《文教资料》2011,(24):187-188
新课标是高中历史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政策。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新课标导向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的主要思路,包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加强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教师应以新课标为契机,不断改革与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世纪”的概念,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不过在中国,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或基本认同的“西欧中世纪”还是指封建生产方式在西欧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那段时期.即:在5~15世纪之间,西欧社会不论有多么纷繁复杂,它的本质特征还是在于个体小生产以及农民(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两大特征与此前的奴隶制和此后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都存在着质的差异。一、不可忽略的“中世纪”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体系来看,我们在这个研讨班上专门谈论西欧中世纪史似乎有点“离题”,因为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关的章节。但是,我认为,高中历史教材的  相似文献   

8.
许静 《学周刊C版》2010,(5):60-60
《高中历史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历史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注重加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理性的构建: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说来,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比须符合如下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29页"历史纵横"提到叶名琛时仍然突出其"六不将军"的恶名,类似观点还有很多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此学界早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涉及到的理论指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发展性评价和多元智能理论等:另一类是史学理论.如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强调学生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历史教学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历史现象(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和过程)及其存在本质(原因和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众多所知,如何解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建设新课程,落实素养培育,进而达成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组织多位资深教师共同编写了《高中历史怎样教》一书,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呈现对“《中外历史纲要(上)》怎样教”的理解,供高中历史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新的问题,即怎样准确理解新课标理念,如何转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些将成为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分析解读,提出了适应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促进学生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活力,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作为启迪学生的课堂常规手段,课堂提问越来越追求实效性和艺术性,而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我在讲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模块时,对“罗斯福新政”的讲解中先后运用了四种风格的提问方式组织教学,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迥然不同,这给了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季彩红 《教师》2010,(34):57-58
本文主要阐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准确认定课堂“教学难点”,如何灵活突破课堂“教学难点”,落实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从而实现新课标理念所寄予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和高三难点解析⊙刘振平⊙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意高中阶段的层次性”、“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生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刊载了徐新的《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文章提出的岳麓版《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教学目标样案虽然大有可商榷之余地,但却引发了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向新教材的课时历史教学目标的具体转化问题。此前,教育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朱汉国在《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中业已涉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之模块三为“文化发展历程”,其中第一单元就是与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内容。中国古代哲人辈出,思想博大,哲理深邃。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关键。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文明长河的不断汇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精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本文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以达到运用自如且灵活有序地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尽管普遍对“学科核心素养”比较重视,对于“历史思维”的理解却并不到位。因而,高中历史常态课堂中普遍缺失对历史思维品质的着力关注。为此,笔者依托参与齐健教授组织的以“中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培养”为主题的“中史参”“刊网微研”活动前期团队磨课的体会,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对基于高中历史常态课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品质提升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