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文章以留守儿童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最后通过研究心理问题的特征,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亲情缺失,他们普遍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完善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学习困难、价值错位是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使其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感、孤独感、性格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相比其他儿童来说,情感缺失严重。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索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制定消除心理问题的教育手段和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越来越庞大。主要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占一定的比例,农村许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本文以华安县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留守儿童由于隔代抚养,导致在物质、精神以及教育等层面都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很多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几点辅导修正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农村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场所,我们应有效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作用,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力度.  相似文献   

11.
王雪萍 《考试周刊》2013,(28):175-17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农村。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个尤为突出的难题。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通过对农村9岁~15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基于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的畸形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畸形心理矫正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袁巧玲 《考试周刊》2016,(13):168+80
据资料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局部地区留守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1.7%。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生活、学习与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良好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这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生,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潘锋 《现代教育》2011,(4):19-2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及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之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分别从留守儿童厌学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两方面,分析了厌学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六个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进城打工,这些务工人员的确对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务工人员因外出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孤僻、自卑、挫折、失败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正是基于此,特拟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儿童阶段作为孩子们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思想的启蒙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该阶段缺乏父母陪伴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为此,本次研究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从教育角度入手分析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