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时间为跨度,梳理分析了段文杰先生敦煌壁画临摹作品的进展和成就,并密切结合先生对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线描、赋彩、传神技法的论述,阐述了先生临摹敦煌壁画的观察法、敦煌壁画临摹的艺术成果以及临摹敦煌壁画艺术的特征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表现具有与世俗绘画明显不同的风格特征,将它继承与弘扬会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表现的分析,提出了敦煌壁画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获取灵感、可供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技巧,同时也指出了继承与弘扬民族艺术应从艺术形态、表现形式、创作方法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加以挖掘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从敦煌壁画的构图形式和现代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以及笔者对古代中国绘画、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来对比分析敦煌木刻版画的形成与发展、版式特点、作者和制作材料、用途等;本文阐述了敦煌木刻版画作品对敦煌晚期壁画、藏传唐卡、河西地区流行的汉传水陆道场画的绘画艺术形式的形成和相互传承、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艺术是宗教艺术与中华民族艺术交融的结晶,对当代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敦煌壁画在传神写照、线描造型、赋彩设色、构图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独有的特色。揭示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对现代绘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解读"敦煌"--这个文化概念在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并结合1943年关山月先生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具体情况,从而探究20世纪中期敦煌石窟艺术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和特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壁画各个时期线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在多年临摹、研究敦煌早期壁画线描艺术中的观察、思考,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论述敦煌早期壁画线描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作用和演变发展;并期待通过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握敦煌壁画线描的技法、神韵,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临摹品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段文杰先生在长期临摹壁画的基础上,从事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从美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剖析了敦煌艺术的主要成就,给人们揭示出了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同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背景下,分析了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大成就。段文杰先生对敦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敦煌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分析.将传统技法"十八描"与敦煌壁画中的线描及古代西域绘画的技法进行对比.将敦煌壁画中各时期的线描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曹衣描"、"凹凸法"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种造型方法,曾运用于古波斯绘画,然后通过佛教艺术融入中国画.  相似文献   

10.
<正>图1作品介绍:本件作品将敦煌壁画中的《鹿王本生图卷》用建水紫陶这一独特的艺术载体呈现给观者,紫陶的红泥和敦煌壁画背景中的土红色非常相似,通过建水紫陶传统工艺中的阴刻阳填来完成整件作品,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好。以此探讨敦煌壁画更多元地表现形式和建水紫陶的艺术媒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41年,张大千怀着对敦煌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执着,克服重重困难,在敦煌进行了为石窟编号、收集整理文字资料、临摹壁画等一系列艺术活动,在画艺日趋成熟的同时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清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脉络,从技法和精神层面为"大千荷"赋予了活力与张力。纵观张大千的艺术历程,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行是他在中年时期画风由隽逸走向圆融磅礴的主要动因。"大千荷"的技法由此开始日臻完善,艺术风貌亦得到整体升华。  相似文献   

12.
敦煌石窟是世界罕见的艺术绘画宝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发展中形成复杂的自身演变过程。第一种表现在绘画用色的风格上:不同年代、不同的社会风尚,使不同的色彩形式都出现过自己的高度;第二种是因年代久远出现的色彩自身氧化和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壁画出现了第二色彩效果。透过敦煌壁画衍变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色彩风格,我们能领略其复杂多姿的色彩结构。  相似文献   

13.
智力是人类的一种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良好的智力要通过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绘画中最简单与最便捷的表现手法就是线条,从我国远古时期的象形绘画到顾恺之等名家的绘画艺术,都是通过线条的表现与拓展来构成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线条是艺术峰巅的支点与骨架,更是构成绘画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画具有深厚的文化韵味与人文精神,主要以线条作为绘画造意的基础与方法,这来源于中国哲学中的"意"与"象"的深刻内涵。本文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线条美的特征与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绘画线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绘画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它们和各自民族的审美意识紧密相关,其不同的历史渊源、表现特点正是它们的差异之所在。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代表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语言,彼此遥相辉映,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展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性。通过把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比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内在特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丹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122-124
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同为具有强烈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二者在发展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背景上的相似导致了在创作取材、审美表现、审美趣味上也存在诸多相似相通之处。本文从几种主要的陶瓷艺术形式——青花、粉彩、新彩、刻瓷艺术入手分别从上述各方面分析阐述了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安多彩绘唐卡艺术是在对藏传佛教以及敦煌艺术的世代传承和不断汲取各民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安多地区彩绘唐卡艺术的渊源及其至今仍在延用的工艺技术、绘画工具、师徒传承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了安多彩绘唐卡与敦煌艺术之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孔柏基的《敦煌印象》不但堪称为东方"印象派"绘画的杰出代表,更显示出了对西方"印象派"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标志了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宣纸油画"的诞生,更因为它包孕了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时间性,体现出"内容尽化为形式"和"材质尽融于形式"的双重可能,由此,不但具有艺术史的特别意义,同时更为艺术哲学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