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数学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即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与实验、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与猜想等数学思维方法经历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养成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数学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2.
阴雪梅 《学苑教育》2019,(11):50-51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的补充与延伸,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与开展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探索性与趣味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的基础。数学概念的获得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结果。数学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概念获得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学习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而长度单位是比较特殊的概念,包含了学生几何直观等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运用,有效设计和开展学生需求的课堂活动让他们的思维立体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记得《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这门学科,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和思维活动结果的综合,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认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其数学思维初步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探究过程是充满着思维活动的,因此数学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让学生能数学地理解问题,即具有良好的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考方式包括抽象化、运用数学符号、建立模型、逻辑分析、推理计算、从数据进行推断、优化以及善于应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实验等。根据数学教学实践,在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着重培育学生的建构思维、抽象思维、化归思维和拓扑思维等。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努力创设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以利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规律探索性问题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猜想,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的好材料.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暴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品质,还能反馈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较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规律探索性问题成了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本文例举2006年中考数学中的规律探索型试题加以归类简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练习是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的过程。有效的数学练习,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设计有效的练习,让数学练习真正拥有思维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联系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比较、尝试、计算、画图、推理、抽象、交流等活动,把课堂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不断地进行数学化,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升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为了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探索性思维,是指"对未知问题或规律寻求认识和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思维体系"。数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不断的进行探索性思维的过程,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方法指导 ,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 ,特别是探索性思维能力 .所谓探索性思维 ,是指对未知问题或规律寻求认识和解决的思维活动 ,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思维体系 .探索性思维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J R Suchman与J J Schmab所提出的“探究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索能力 ,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论小学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基本成分,是数学活动中的一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直觉。它具有非逻辑性、直接性、模糊性、或然性等主要特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打好学生数学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大胆猜测想象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数学练习是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的过程。有效的数学练习,不但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与思维的方法去观察、探究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的策略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历年各地的中考数学也频频上演以二次函数为主线的具有探索性的综合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函数的有关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辅助于阅读理解、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活动的特质与有效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活动具有内隐性、数学化、层次性、平衡性等特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要求要重视数学的"再创造"、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成分、引导学生"数学地思维"和"做数学"。  相似文献   

19.
侯剑明 《考试周刊》2012,(69):73-73
数学活动具有内隐性、数学化、层次性、平等性等性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要求重视数学的“再创造”。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成分,引导学生“数学地思维”和“做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