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成性思维:教育学思维的应然走向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但是,哲学的本意并不在于提供一幅世界图景,而是经此种图景向人们展示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考察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换言之,任何世界观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综观整个西方哲学,从阿那克西曼尼的"气"、巴  相似文献   

2.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思维:现代德育研究的思维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中汲取养份是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德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当代西方哲学从本质主义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向在给当代哲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当代德育研究晓示了方向。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成性思维观照下的德育研究立足于德育的生活世界,有助于德育研究走出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从而为理论创新和独特方法论的形成奠定思维前提。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中,德育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是德育理论的解释者更是德育生活实践的描述者,不仅是布道者,更应该是充满浓郁人文韵味的关怀者。  相似文献   

4.
由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最强音。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传统的教学设计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而生成性思维为课堂教学设计开拓了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在生成视域中,高校教学是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存在。然而,在律规性教学中,人的存在偏离了本真状态,而异化的根源则在于统摄教学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要超越律规性教学中"人"的生存困境,"生成性教学"是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生成性教学,其关键是哲学思维方式要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其基础是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师德性,其保障是高校教学应实行交互性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由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最强音.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传统的教学设计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而生成性思维为课堂教学设计开拓了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本质的预设到生成 在当今课程领域,预设性的课程本质观遭遇着生成性课程本质观的巨大挑战,在其背后体现出的是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哲学思维的争锋。  相似文献   

8.
我从对哲学融合的“理想”为起点到实现这种理想的融合,“易平思维”就是我这个探索的“过程轨迹”的缩影.我以为:“转化”与“借用”很关键,把东西方哲学的融合问题转化为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融合,为了实现这种融合既要从整个哲学的视野里看哲学同时又要对这两种思维方式分析、比较、综合.在自我的思考中逐渐去化解,最终达到“融合,它的本质是“和”.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生成论思维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从其整个思想脉络来看,这种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前后两期Dasein(生成性存在)和Ereignis(自身之生成)两种思维方面.而且这两种思维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都是"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   

10.
一、“爱智”的哲学本性和新的教育理念透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哲学作为一种学问,它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面对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用思维的逻辑来展现自然、历史、人生、意识的丰富内涵、本质与规律,从而提供并决定人们的世界图景、生存根据、思维方式、活动尺度、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古希腊哲学家称哲学为“最高智慧”,从  相似文献   

11.
现代哲学的发展,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就是从实体性的封闭思维向生成性的开放思维的转向。这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对人的认识具有很多特点,由此在哲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应实现从实体性的封闭思维到生成性的开放思维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哲学自身因其内在逻辑的发展而对传统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哲学发展到黑格尔之后,自身就要求出现新的转型。二是哲学受到了以经验科学为代表的外力的挑战,唯科学主义盛行。这一危机的根源在于传统哲学和唯科学主义都具有价值实体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3.
康德在先验哲学基础上以理性实践的思维方式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但康德哲学革命的真实成果却完成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对古典哲学的超越和对现代哲学的开启之中.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通过生活实践对理性实践、自由的外在对内在和现实社会关系对自在之物等三个维度的扬弃使得康德所开启的哲学革命得以真正完结.实践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钥匙,也是我们探寻从康德到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质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实现了对"实体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教父",海德格尔的建构生成思维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深化与补充;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后现代主义思潮并没有真正消解与超越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更代表不了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在规范当代人类思想活动、实践活动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创新方面,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仍然有着不容置疑的奠基性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本质上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才是生成的最根本最深刻意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生成是与现成或预成相对应的,它是一种非现成,也就是未完成的,未完成就意味着永远处于生成变化的过程之中.马克思认为,"世界从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的东西,是某种东西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云南省在从幼儿到大学生的"三生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生成性.  相似文献   

16.
“解构”对于哲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解构”意味着批判、否定、颠覆、开放、动态,意指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在场主义的批判、否定。若把它放到哲学中去研究:从中国哲学到西方哲学,从德里达到后现代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可以发现都有着丰富的解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人从古希腊伊始便形成了抽象的哲学思维方式。影响这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其中语言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不同的哲学语言对于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从西方哲学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管窥出西方哲人思维方式的发展与趋向。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思维范式的视域,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分为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以追求外界的永恒实体和超验本质为根本旨趣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一是专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实践论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实现了一场思维范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哲学领域的最伟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哲学变革,使哲学从抽象思辨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他的哲学在本质上是现代哲学,而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深入挖掘马克思开辟的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从预设走向生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很多学者从哲学、后现代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复杂理论阿等多个角度对这种教学思维的转变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如果从某种维度把教学方式划分为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话,那么在实践中,预设性教学有何体现,生成性教学有何体现,二者有何区别,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