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管理中,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让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有这种情感亲和力,使自己的班级能团结、和谐地发展,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敬业的精神,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2.
微笑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缕晴和的阳光,不仅能有效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对于班主任老师,“微笑疗法”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利于开展班级工作。下面的案例是教师“微笑疗法”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要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完善管理模式,加强班级民主氛围,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并完善人格;利用高职院校的优势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彭兰 《文教资料》2007,(14):164
“情感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的班级管理的模式,是师生在交往、交流和磨合中形成的一种人性化的班级运行方式。我在担任陕西省宁强电子班班主任过程中,注意实施“情感化”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这里的“人气”指的就是一个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紧密团结、真诚合作、积极向上的气氛。有人气的班级,班团干部工作雷厉风行,同学们积极响应;学生和老师情感沟通,友好合作;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人气的班级,学生精神状态好,学习效益高。那么如何营造班级的“人气”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班级管理导师制,就是把传统的班建制与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教育,创设和谐、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人文环境,把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贯穿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举例,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时常被运用。通过现场举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距离,沟通师生情感,表露学生思维。教师可以从学生举例中掌握“学”的程度,发现“教”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王琳 《江苏教育》2007,(7):45-46
常常看到班主任老师忙忙碌碌.整日里琐事缠身.“看班”、“看学生”、“看晨读”、“看自习”。因此也就有了班主任要“四勤”之说: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其实,班级管理,又怎能一个“看”字概括、又怎能一个“勤”字了得!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讲究技巧,教师要学会巧用力、用巧力,学会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辩证地去处理班务。  相似文献   

9.
莫朝华 《广西教育》2012,(32):50-51
“微笑教学”就是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师生关系成为朋友关系,师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情感融洽,学生成为学习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爱的艺术,教师只有用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因此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放在首位,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用每一份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给学生自由飞翔的天空。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尊重教师。所以我真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愿。另一方面,我深知“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以身作则,做学生言行的表率,用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特…  相似文献   

11.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笔者就如何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强化育人效能谈几点做法。一、利用书信形式沟通利用书信形式沟通师生之间感情,达到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相融,此举缩短了师生感情上的距离,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二、利用晨会,班(队)会时空沟通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以真挚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等。可以介绍有伟大成就的人物的感人事迹,还可以随季节性发展变化进行信息宣传,或进行知识…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需要:①缩短师生距离,走进学生心里。②“爱”当头,“严”把关,“软”管理.③抓两头,带中间,树榜样。④权力下放,自治自理,一环扣一环。⑤“心勤”、“口勤”、“腿勤”尽力做在前。  相似文献   

13.
周忠德 《文教资料》2011,(26):64-66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学生,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师生观念的认同和内化,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增进彼此的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师生相处愉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温馨、快乐,教师感到幸福,因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就像甘露一样,让学生焕发生机。教师对学生爱的出发点都是统一的,但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对学生的关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关爱学生,走向心灵深处古人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便于班级工作的管理。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必要的父母般的亲昵,能融洽师生感情,缩短师生的距离。同时,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仅关心、爱护他们,还理解他们。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因爸爸长期赌博,妈妈去世而心情低落,上课经常走神。我一直想让…  相似文献   

15.
华东交通大学的教师们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师生角色互换”全新的教学模式。讲完一节课之后,赵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老师要管好一个班的学生原来这么不容易!”赵同学所在的班级正在进行师生互换角色的课堂教学,赵同学所在小组的讲题是“德与才”。  相似文献   

16.
李斌 《江西教育》2000,(12):16-16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是必要的,但有时用笔交谈,间接地了解学生,也不失为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好方法。一、笔答“问卷”,征询学生意见。问卷法是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设计出措词准确,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试卷,让学生书面回答,再经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笔答问卷,征询班级学生的意见,不仅可以避免班级管理的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而且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中,有效地密切师生感情,有助于教师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方法。比如刚接一个新班,要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和希望,可拟题“…  相似文献   

17.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必须关注的一个课题,想要有效的管理班级需要班主任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关注细节是管理班级的一个有效的捷径,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促使班级自主管理,提高学生及班级成绩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角,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做到以人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关键。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一、尊重学生,平等待人教育家欧文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处在十五、六岁花季的学生,渴望获得友谊,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爱护和尊重,尤其是那些行为有过失的学生。我班曾有一位学生,他不但学习不努力,还经常迟到、早退,有时甚至旷课,受到多次批评也不改。经过一段时间对他的观察和了解后,我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促膝谈心,诚恳地指出他…  相似文献   

19.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常被业内人班又是中途脸“坏笑”:“恭喜你!又当后妈大家的调侃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同行们的理解。“宽容与赏识”是增加师生亲和力的粘合剂如果中途接的是比较差的班,当你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挑起这副担状态工作就像大扫除一样,难、然而,无论出自哪一种压力,新任班主任做出的反应只能有一个,那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是中途接班提生之间的信任?总结多年的经验,较为有效的方法是1)用周记了解学又知心。(2)用小纸条平等交流,联络感情。(3)用肢体语言传递爱的信息。(4)用小奖品作为激励,对学生的微小进步进行“正强化”。(5)用具体…  相似文献   

20.
杨源 《师道》2004,(10):11-11
最近听说有位刚走上讲台的男教师,认了班中的一位女生作干女儿,并给其买了衣服和化妆品,还常邀请班里的一些学生到自己的宿舍里聊天、吃饭。师生之间可谓是“课上无师生距离半点,课下有友谊深情一片”,关系非常融洽。但该教师所带班级的各项工作却难以开展,班风与学风也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