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文训练是写作课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作文训练存在着见子打子的无序状态.本文针对作文训练的现状,指出作文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实现作文训练科学化的途径,强调要实现作文训练的科学化,必须重新确立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的位置,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在作文训练中实施科学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写作教学培养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Z2)
写作哲学认为,写作的本质是一种秩序的建设,思想秩序、精神秩序、文本秩序。作文训练的序化,是促成写作内在秩序建立的外围秩序,是作文训练者、作文训练文本设计者广义的写作。忙碌是言说作文训练的艰巨性与持久性,盲目是对作文训练无序的批判。教材建设的成功,作文教学将挥一挥衣袖,作别天空那朵“盲目”的云彩。  相似文献   

3.
情境作文,是指基于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模式,其类型包括真实情境作文和拟真情境作文、真实情境作文和拟真情境作文等。教学时,可以从情境作文的意识和篇章要素两方面进行训练。意识训练包括读写结合、化隐为显、化"大"为"小"等,篇章要素训练则包括整体训练、选材训练、用材训练等。情境作文是应特定的表达需要而写的,因此能沟通生活和练笔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中练习作文,还原了真实写作和写作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中作文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微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消除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本文分别从挖掘教材,训练文本类“微写作”;跨越媒介,训练生活类“微写作”;分解作文,训练备考类“微写作”;定位视角,训练总结类“微写作”等作文训练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文中的写作训练与思想道德训练过程是同步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既是作文的写作过程,又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更要重视思想训练。  相似文献   

6.
郑圣幔 《学周刊C版》2014,(11):171-172
情境作文,是指基于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模式,其类型包括真实情境作文和拟真情境作文、真实情境作文和拟真情境作文等.教学时,可以从情境作文的意识和篇章要素两方面进行训练.意识训练包括读写结合、化隐为显、化“大”为“小”等,篇章要素训练则包括整体训练、选材训练、用材训练等.情境作文是应特定的表达需要而写的,因此能沟通生活和练笔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中练习作文,还原了真实写作和写作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7.
高三作文训练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训练,高一、高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高三作文训练敲响了警钟———不能再让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模式禁锢学生的思想。习惯于模式作文指导的老师,习惯于模式写作的学生,如何在高三作文训练中改变原来的文风,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高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首先,高三作文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自主作文训练是依据初中生的作文基础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和创新性的一种新型作文训练方法。它克服了当前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乏味和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的弊病,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训练的主角和主人,使学生在拟题、写作、批改、讲评的全过程中体会作文的真味,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水平,让学生在自主作文中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从感受美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开始,强调口头作文训练和课堂书面作文训练,并突出情感在文章中的运用,个性写作,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王超 《教师》2008,(16):80-81
中学生自主作文训练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训练的主角和主人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拟题、写作、批改、讲评的全过程中体会作文的真味,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水平,最终实现把写作当作一种表达思想的需要、一种生活享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往往对写作有着畏难心理,看见作文就想逃避,在作文训练中如果将写作的整体要求化整为零,作文训练难点进行分散,会使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减少,化整为零,难点分散,即将作文的训练要点分解到每一堂课中,每堂课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写作  相似文献   

12.
表格型小作文是用表格的形式或根据表格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训练的小作文,它包括小作文专项写作训练和写作完整的小作文两类。专项写作训练按不同的训练目的可分为许多类型,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表格提供的内容是其常见的训练形式。完整的小作文写作主要是指怎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写作说明文。用表格数据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既醒目又简练,如何根据表格数据写作一篇完整的小说明文,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写作训练形式。[写法技法指津]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表格提供的内容,是小作文写作的专项训练,也是写作一篇完整小…  相似文献   

13.
诠释:“语用型”作文训练,是借助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来设计写作练习,训练写作技能的作文教学法。它走出了作文教学传统的纯技能训练的老路。让学生的作文训练一开始就带着生活的某种需要,为服务生活而写作。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要义:先生活,后作文。创意说明:过去作文教学普遍采用命题式作文训练。题目由教师圈定,写作由教师指导,学生只能被动适应。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素材和生活体验,只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写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语用型”作文训练则不然,它完全改变了命题作文的思路,实行先生活,后作文。而且努力增…  相似文献   

14.
初三作文训练不同于初一、初二阶段的训练,初一、初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初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初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常常把“作义”称为“写作”。其实,“作文”和“写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一般是指文学创作或著书立说,那是已经有了写作基本训练的作家或学者所着手的事。“作文”,则是青少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基本训练,是学习写文章,所以又叫“习作”。“作文”与“写作”,起点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作文是学步,写作是迈步,有高、低之分。作文训练的实践证明:分清了作文与写作的差别,按照“学步”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有成效;反之,还未“学步”就要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对初中生写作现状的分析1.老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首先,课表上没有专门的作文课,校领导检查作文都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教师把课文教学放在首位,作文教学较为随意。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敷衍了事。2.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随意。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目标、训练手法、训练步骤等,初中生对于自己的写作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注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阶段,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教学的方案,促进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掌握阅读和写作技能。本文分析了积累作文素材、模仿写作特色、激发内心感情、加强写作实践这几个方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微型作文把习作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降低了写作难度、放缓了写作坡度,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写作的成功感和愉快体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微型作文的训练目标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更便于磨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能够达到"汇小溪成江河、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想习作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常常把“作文”称为“写作”。其实,“作文”和“写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一般是指文学创作或著书立说,“作文”则是青少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基本训练,是学习写文章,所以又叫“习作”。“作文”与“写作”,起点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作文是学步,写作是迈步,有高、低之分。作文训练的实践证明:分清了作文与写作的差别,按照“学步”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有成效,就成功;反之,还未“学步”就要学生“迈步”,违反实践规律,要求学生或放任学生“创作”的,就少有成效,甚至没有成效。所以,我们在明确了作文训练的根本性质之后,还必须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强调作文训练要注重时代性和思想性、情境性和应用性、哲理性和思辨性。指出作文训练要遵循写作规律,掌握科学的审题思维,注重作文各写作要素细节在训练中的提升。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步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探索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有效模式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