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钧  徐学华 《文教资料》2014,(10):139-140
为了解大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作者采用问卷法,对158名大学生干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干部的社会责任感总体状况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家庭责任心最强;性别因素的影响不显著;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因素均对同伴责任心维度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交互效应,即城镇独生子女的得分最低;年级因素对社会发展责任心维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构建群体责任心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大学生群体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群体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责任心呈现如下特点:①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主要由家庭责任心、团体责任心、国家责任心和世界责任心构成。②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年级、专业、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略论责任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责任心具有重要的个体发展意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培养责任心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在内容上应强调知、情,行三者并重;在途径上应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物质责任心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物质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的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有两个特点: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主要由生物、资源和环境三个维度构成;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年级、专业、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揭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心;(2)对总的社会责任心而言,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也不显著;(3)在集体、家庭和同伴三个责任心维度上,大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而在道德和社会发展维度上,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社会历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因素主要有十个方面:价值取向、理性判断、信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情感认同、对权威的崇尚、舆论,利益和同伴影响.主观建构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客观影响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了解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总体情况,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西南大学徐华春等人编制的青年人生价值问卷,对453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家庭、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了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很多,从大学生思想角度分析,有三方面原因:对一些事件的模糊认识易导致无序行为;看问题立场、观点、方法不科学易导致偏激行为;责任心的缺乏易导致做事不考虑后果。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透析热点问题,澄清大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像其他不少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市场经济大潮睁冲击下面临着一定的承继危机.在当前,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功利性因素等导致中华传统孝文化教育的部分缺失,其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因此,开展感恩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方向必须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历史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某种推动意义.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特殊作用.政治理论课特有的内容和任务,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必修课;政治理论教育决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性质和方向;政治理论教育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开放式问卷、半封闭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因素分析提取主成分的方法,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涵盖主动性、思维力和内驱力3个因素,共22个成分,其中主动性是核心因素,思考力是基本因素,内驱力是动力因素.进而得出的结论弥补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不足,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责任心是个人对责任的主观认识、内心体验和趋向于完成责任的心理意向.责任心唤醒可以在行为实质、行为实施及行为结果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对个人、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心,从而起到消减网络成瘾危害的作用.以学校为基点采取责任心唤醒的措施,可以为大学生主动走出网络成瘾泥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24个高校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应用MAXQDA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影响因素的P(S)PE理论模型。调查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特征、个体经济水平、家庭状况和社会参照四个主范畴是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理念和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从主体角度总结目前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整理、个体访谈和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该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包含获得就业和维持就业两个一阶因子,知识、责任心等九个二阶因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父亲为官则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工作实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并无助益.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与行为表现,受到着性别和内隐、外显自尊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嫉妒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日后研究做出展望,对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嫉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6.
“价值澄清理论”视角下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理论"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理论,它对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有较为科学的剖析并能很好的指导实践.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深入挖掘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影响因子路径模型,从内化、外化二个维度着手,七条措施齐下,探寻科学择业观实现的可行性路径,更好的服务于毕业季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激情是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发现:创业环境(文化氛围、环境支持性)、行为因素(创业学习和创业实践)、大学生心理特征(人格特质、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关键影响因素,将这三大影响因素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大学生创业激情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尤其在消极层面上,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生活规律和身心素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来源,在特定的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网络成瘾和网络暴力又加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三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并通过介入引导法、崩溃厌恶法、激发潜在责任心三种具体方法来改善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代是对人的一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高校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人做人,而对待责任的态度即可体现为责任心.责任心是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当前,教师在责任心方面存在着诸多普遍性问题,出现了种种冲突,时代呼唤高校教师站在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提升教育事业责任心,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情感.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承认学校德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