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岳霖对归纳问题的注重和他对归纳问题解决方式的探讨,已有不少论文论及.本文作者认为,金先生的哲学体系是围绕着对归纳问题的回答而建立起来的,而其最初的思考,是从逻辑层面开始.这一逻辑层面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其非常独到的特点,它使金岳霖深入到知识论层面、本体论层面思考归纳问题,最终建立起其独特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岳霖的“逻辑哲学思想”,置于中团及世界逻辑和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加以审视,首次实现了对它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作者不仅对金岳霖关于逻辑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作了深入精到的阐释,而且也对其历史局限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可以说,该书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解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范式,而且也对推进中国逻辑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篇学术争呜文章,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一是“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不妥;二是金岳霖先生对自己旧逻辑观的“自我批判”是真诚的,一概否定金先生的“新逻辑观”,不妥。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30年代金岳霖对我国传统逻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岳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逻辑学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工作.在这一时期,金岳霖先生创造性地介绍了传统逻辑,并且第一次提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形式和逻辑规则,填补了西方传统逻辑没有这一命题的空白,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逻辑学发展的多层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的发展具有多层面性:从发展阶段看,可以有传统逻辑、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之分;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看,可以有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之分;从学科性质看,可以有元逻辑、一般逻辑与应用逻辑之分.了解逻辑学发展的这些不同层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科学界对三角互证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哲学层面上,主要是三角互证属于何种范式之争,正确做法应该是将三角互证看作一种技术而避开方法论上的抽象争论;在逻辑层面上,三角互证的反对者明确指出了三角互证所犯的严重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7.
主要论述了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的逻辑哲学思想,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二者在四点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了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的逻辑哲学思想,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二者在四点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9.
逻辑起点不应被界定为"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而应被界定为"一个假定".从逻辑起点出发构建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生发路径,"从具体到抽象"与之并行不悖,理当耦合并用.具体理论可以存在"单数逻辑起点",也可以存在"复数逻辑起点",而学科作为具体理论的集合体只能存在"复数逻辑起点".对于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而言,"复数逻辑起点论"相较于"单数逻辑起点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张力"和"理论体系建构力".基于高等教育学的开放性,我们必须走出"单数逻辑起点论"的桎梏和樊篱,树立"复数逻辑起点论"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框架,进而探寻和打通多中心、多起点、多端口、多支点、多维度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0.
美妙的先秦逻辑意识昙花一现,没有结出任何果实。本文在逻辑大师金岳霖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如:逻辑意识与思维内容不分,不利于形成专门的学问;先秦逻辑意识的“诡辩”恶名使逻辑意识后继无人;涉及先秦逻辑意识的重要著作语言晦涩难懂,使后人难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张东荪认为逻辑学是多元的,他把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和社会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他认为逻辑学的多元性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学,这种观点误读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认识到逻辑学的全人类性和工具性质。其结果影响了逻辑学在中国近代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他那里无论归纳还是演绎都更具方法的意义。严复有着明显的归纳主义倾向:将演绎消解于归纳,演绎之于归纳只有辅助的作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务件下,严复的工作对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严复之后我国几乎找不到有影响的持归纳主义一元逻辑观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逻辑学研究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了逻辑,之后导致西方逻辑工具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危机。在中国,演绎中心主义的逻辑观的形成,至少开始于本世纪初期,这种逻辑观影响我们的教育观,知识观、理性观、智力观和能力观,在演绎中心主义的逻辑观下,归纳逻辑自然也不是逻辑,我们主张应该形成一种广义的、包容的,有助于中国逻辑学朝着多元格局的发展,能够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尤其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辩护的大逻辑观。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数理逻辑可直接提高"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数理逻辑智能,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思维效率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思维要达到理性、严密、系统的自觉水平和较高的创造性,就必须接受系统的逻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后现代社会,一元的传统价值观逐渐被多元的价值体系所替代。多元、理解、包容、平等、消解正统的后现代语境促使学界思考儿童教育的去向。《嘎嘣小子传》借道文学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施教者只有在真正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与孩子们平等对话,才能彼此认同;只有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青少年才能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科学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把握事物的本质,以致实现创造与超越的基本依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揭示并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不仅是高校德育科学化的首要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探求德育发展的基础课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的合理兼顾;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协同发展;一元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的规律,这是由市场经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法律基础课教学对知法、守法、用法三者关系的认识,社会多元价值与一元价值的认识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的认识中存在的三种偏差。提出了注重法律价值观教育,突出法律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三种矫正方法,为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其理解现、视域融合、主体同性等思想为我们解读教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教师评价,其价值由一元走向多元,评价双方由主-客对立走向主体间性,评价方法由实证走向人文,评价标准由预定走向生成,评价过程由静态走向动态,达到评价双方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逻辑学科的发散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的主流逻辑是现代形式逻辑,但在主流之下还有一种非主流的现代非形式的逻辑在发展和成长。非形式的逻辑是和我们的生活世界联系更为紧密的一种新逻辑,它已经在西方国家受到逻辑学者的关注,并在批判性思维运动和逻辑教学需要的推动下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用一种发散的思维方式把它也看作是现代逻辑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而不应排除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20.
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致,也有不一致。形而上学方法是科学方法。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故需要接受辩证方法的改造。受苏联极左思潮影响,辩证民形式逻辑被人为分家,中国逻辑研究被极左思潮误导已半个世纪了。黑格尔、马恩列的逻辑理想就是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对形式逻辑认识过程的整合,辩证逻辑实是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