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课程由静态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向动态开放的生成过程的时候,教师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执行课程转为理解课程。而主体合作作为推动课程理解的重要方式,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指出了课程理解的本质是主体会话与意义生成,进而论述了主体合作对于课程理解的意义,接着指出了当前课程主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后提出了若干推进课程主体合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课程理解是课程主体对课程所产生的意识的总和。课程到课程理解暗含一种观念的加工,这种观念的加工,实现了主体的建构过程。教师在对课程的理解过程中应与课程设计者、教师自己、学生进行三次对话,以缩短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自省与自觉,实现主体双方在对话中对课程理解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3.
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以教为本,把学生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课堂中偶然生成的资源,教学中也只关注这些偶然性资源的利用。其实,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是由课程的本质决定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生成的过程,学生课程资源应蕴涵学生生命的全部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学生与课程之间是一种全新的关系:学生持有前理解,使课程的生成充满无限的开放性;学生成为课程主体,凸显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理解与建构课程是主体间视界融合的过程;学生即课程。  相似文献   

5.
在解释学视阈下,课程是表征了大量意义的文本,拥有大量可解释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结合个人知识和实践智慧,在理解和解释课程活动中彰显课程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课程产生"视界融合",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协商,使课程意义得以生成。教师在生成多元课程意义的同时,也在实践反思中成长,在课程发展中主动提升和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6.
"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平 《教育导刊》2007,(6):15-16,25
"复原说"取向下教师理解课程文本带来了以下问题:课程缺乏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失去创造生成的活力;教师主体的生命价值湮没在课程文本中,学生被灌输静态客观知识而缺乏创造力."意义创生说"认为,教师理解课程文本是教师与课程文本之间理解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课程文本视界融合、课程意义再生和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课程理解是课程实际意义和教师生存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理解课程,关键是理解课程精神。课程精神集中反映课程的设计思想、理念和意义,准确理解课程精神是进行有效课程实践的基础。但是课程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式微。要克服这一问题,教师在课程理解中就必须对课程精神尽量忠实。忠实于课程精神的个性化课程理解是尊重教师主体自由和承认课程必要规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以教为本,把学生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课堂中偶然生成的资源,教学中也只关注这些偶然性资源的利用.其实,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是由课程的本质决定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生成的过程,学生课程资源应蕴涵学生生命的全部要素,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建立在学生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通过对话互动方式,合作创造知识的意义和有意义生活的一种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主体,儿童的生活经验体现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特有的认识视角和理解方式,体现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意义感受。课堂教学中为儿童的这些生活经验表达营造宽松的空间,往往会为教学过程中来自儿童的精彩观念的诞生提供可能,有利于实现作为间接经验的教材知识在儿童个体层面上的意义生成,同时也为教师的课程创生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中的课程主体必须面对传统课程所缺乏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危机和恐惧,它更多的是机遇。课程主体在改革中要树立新的课程改革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超越不确定性,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理解课程的生成性,转化不确定性为发展的机遇;二是把握综合化趋势,实现课程的分类与合作;三是挑战不确定性,鼓励有效的沟通和行动。  相似文献   

11.
杨慧 《教书育人》2004,(9):49-50
一、发展课程潜力分析能力的必要性课程潜力是指对于一组特定的信息来源,尽可能地获得范围广泛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来说,课程潜力主要来源于课程编制人员对于诸如论文、数据组、科学报告之类的学术资料的删除、增加、简化和组合。在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应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课程的编制与实施都与教师的经验和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的实施通过教师与参与主体的会话生成课程意义的过程。课程文本的意义不能自行显现,只能依赖于认识者的理解和解释。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是对课程进行理解与…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高校德育主体展开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选择。同时,指出双方主体性的生成和共同价值认同等也使主体间互动成为可能。双方在实践中,要展开平等的交往和对话,相互作用,生成主体间互识和共识,达成理解。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强调课程意识在师范生学习期间的重要意义,认为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构建是一个从认识、理解再到体验与生成的过程,个体在师范院校学习的时期,恰恰是教师课程意识构建的最理想时期。从师范生本身、教师和学校三个角度指出生成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等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并通过对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论述了科学课程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并指出了树立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勇 《中学教育》2015,(2):51-59
教师课程理解是教师有效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教师课程理解可从对自我理解、对学生理解、对文本理解三个维度进行。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师受制于"方法"的桎梏,外语课程理解存在教师主体迷失、相互理解分离、文本意义虚无的特征。后方法时代课程理解更加注重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在国家外语高考政策调整的当下,中学外语教师应从自觉学习、自觉坚守、自觉反思、自觉突破的路径夯实基础,并且从变换站位培育国际理解精神、问题导向发展高阶思维、优化整合实现意义创生的路径形成特色,实现外语课程理解重建。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课程理解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进行有效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个体精神和生存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课程理解存在对象狭窄化、取向极端化和角色对立化等问题,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我国新课程改革需要的课程理解取向是教师从生存视角对课程精神进行忠实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课程观念是人们思考课程问题所获得的结果,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教师是课程观念的主体,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从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出发,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一种意义的创造与不断生成的过程。但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观却被一些外在的因素所制约,如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评价制度以及教科书的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18.
课程精神是指有关课程的核心理念、思想以及价值追求,它是课程文本中所蕴含的真理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课程理解活动中起着规范与导向作用。基于解释学发展的视角,教师课程理解应超越"符合性"与"生成性"非此即彼的取向,强调基于"课程精神"的意义创生,也即教师一方面要忠实于课程精神,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课程现实意义与教师自身存在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课程观念是人们思考课程问题所获得的结果,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教师是课程观念的主体,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从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出发.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一种意义的创造与不断生成的过程。但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观却被一些因素所制约.如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评价制度以及教科书的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束鹏芳 《历史教学问题》2005,(5):103-104,49
在“课程教学”的视野里,课程不仅是预置的教学文本,还是鲜活的教学生成中的行为、感受与思想;教学不仅是主体对文本的解读,更是现实的、正在进行中的课程,是具体的情景化的课程。显然,课程与教学是二位一体的,教学行为的展开就是文本与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及基于沟通与理解之上的行为、感受与思想的生成,这样一种进行中的生成,正是基于预置文本的课程再构。由此,师生主体行为的张扬和主体精神的彰显就是课程教学视野里最核心的问题。如何保证主体行为的实现,这是教育工作者苦苦求索的问题。在课程教学的视野里,新课程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