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摆“甫士”     
杨辉  李卉 《学语文》2006,(2):47-47
最近常听别人说“摆个‘甫士’吧”,而且在一些报刊杂志上也经常看到“甫士”这个词。查了一下《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才知道“甫士”即英文pose的音译.指摆个架势。“甫士”是一个音译词,但它是根据粤语译的,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带粤方言色彩的音译外来词。这一点好像《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没有提及。下面就“甫士”的用法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阎康年同志所著的《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科学思想》(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牛顿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艾萨克·牛顿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A.Pope)有一首闻名的赞颂牛顿的诗句:“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一切就有了光明。”这诗句似乎染有宗教色彩,但以此来崇敬在科学上建树功绩的牛顿并不过分的。近10多年来,我国科学史界和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家思想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如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1994,(4)
“大自然与它的规律为夜色掩盖,上帝说,让牛顿出来吧,于是一切出现光明!” 在诗人波普给牛顿作的这个墓志铭里,表露了人们对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的无限敬仰和赞美之情。 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的确很少有人能与之比拟。恩格斯说:“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引进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本为了从物体的质量求重量,引入了常数“g”,并且给出了计算重量的公式G=mg。课本编者在《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的教学》(参见《物理教学》1982年第五期)一文中也一再指出:“在这里g只是换算常数,其数值是通过千克力和牛顿的关系给出的,单位是牛顿/千克。”这就是说g这个“换算常数”,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此由物体的质量求重量,它实质上是质量的千克数与地球上重量的牛顿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此复合单位牛顿/千克中的千克指的是质量而不是力。但不少老师对此产生了误解,在实际教学中将“换算常数”说成了“单位换算常数”,这就有加以讨论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李芮  黄堃 《教育文汇》2012,(4):20-20
在英国剑桥大学靠近皇后学院的康河上,有一座名气没有康桥大,样子也十分朴实无华的木桥一一牛顿当年根据精确的数学计算。没用一颗钉子建造了这座“数学桥”。后人虽然无论如何重建却再也无法恢复原貌,但牛顿所传承的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却在这里得到延续。从牛顿到霍金,从斯宾塞到拜伦,潺潺的康河水谱写了一代代剑桥校友名录。英国还有比剑桥更古老的拥有800多年历史的“高校鼻祖”牛津大学,它是所有英语国家大学的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6.
牛顿(1642—1727)是光的微粒学说的代表。到了1799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33—1829)对牛顿的微粒学说提出了异议。托马斯·杨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托马斯·杨用波动学说成功地解释了牛顿本人解释不了的牛顿环现象,并提出了波的干涉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整个力学教学结构是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展开的。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是力学教材的重点,也是整个中专物理的重点之一。可以说,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肇始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和掌握牛顿  相似文献   

8.
~~【单元知识解析】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牛顿力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科学的作用。牛顿在其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力学体系,即牛顿力学体系(世称“经典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它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理论之中,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牛顿力学体系是物理学、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不仅使英国进入了科学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进课堂;其次是“填鸭子”,给学生学很多的东西;到期终就是“烤(考)鸭子”,把学生烤得干瘪瘪灰溜溜的;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也有人说,科学教科书上没有多少字,只有一些漂亮的图画,就像一本连环画。大多数科学老师都在探究科学到底该怎么教。笔者认为“?——!——?”是科学课堂的可行模式之一。该模式可分为三个步骤:一、在一节科学课的起始,先让学生充满疑问,会问,激发学生去探究牛顿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人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却只有牛顿一…  相似文献   

10.
牛顿(I·Newton,1642-1727),英国人)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在科学史上是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然而,他在自己的科学生涯中竟未能摆脱上帝的羁绊,不仅晚年提出了关于“神的第一推动”的假定,而且还耗费了巨大之精力,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多方面的分析,也作出过不尽相同的结论。其中分析与结论都比较深刻和精辟的是恩格斯。他认为,牛顿所以作了神学的俘虏,是因为牛顿不懂得辩证法,关键在于他的世界观存在着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性足的根本缺陷,尽管其中有唯物主义的成份,但也是自发的、朴素的。在我看来,除此之外,还由于牛顿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牛顿是个三心二意的人!”这话出自我班女同学李会童之心、之笔。事情是这样的:期末测试试卷中有一则短文描述了牛顿因专注做实验而把饭烧糊的经过。文后有一题目问:“你认为牛顿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大都答曰:牛顿“是个热爱科学的人”、“是个工作认真的人”、“是个忘我工作的人”、“是个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的人”……可怎么也没想到,李会童同学会认为“牛顿是个三心二意的人”。莫名其妙!正当我准备给其打个红“×”,扣掉该题之分时,我的手突然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拉住了。为什么要判这个答案是错的呢?仔细想想,牛顿热爱科学、工作忘我固…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因果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争论常见极端。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对决定论(特别是近代决定论)的认识不尽正确,影响了对其他问题的辨析。本文仅以一管之见对近代决定论的产生、作用、局限性等问题作一透视,期望从它起代岩荡的命运中寻觅科学发展与思维方式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凸现解放思想、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近代科学与决定论严格意义上的决定论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它的辉煌,它的缺陷都与此有关。以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为序幕,以牛顿集大成的经典力学的完成为终场的近代科学,摧毁了“神创论”的宗教迷信,凭借…  相似文献   

13.
“讲授物理定律,要讲清它的内容和条件”。这是常听到的经验之谈,但对其中的“条件”一词,却似乎没有统一的理解。譬如我们可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受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条件”,同时也可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是以宏观、低速、惯性系为条件的。”这两句话里都提到“条件”,但含义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推理型试题 题1 (2005年芜湖市中考题)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图1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惯性系的设定使牛顿力学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爱因斯坦发现了它,并以此为契机创立了相对论。然而在开始的狭义相对论中也似乎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此问题困扰了科学界很久。是科学模写的能动性使问题得到严谨的解释,并最终使我们在认识上扫除了相对论中“逻辑循环”问题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朱国强 《中学物理》2012,(11):45-46
牛顿物理学在十八、十九世纪不断地经历实践检验,而它在定量细节上经受了每一次挑战.事实上,牛顿物理学是如此的强大和精确,许多科学家开始在一种最终的绝对的意义上把它作为一种真理来接受.对一些人来说,“理解”这个词意味着“用牛顿物理学的方式解释”.  相似文献   

17.
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顿—笛卡儿的机械世界观影响了整个工业化的历史。一百年前量子理论的兴起 ,如同在经典物理学城堡中发生的“科学爆破”,带来了一场科学和思想的革命。量子思维方式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特点的思维方式。深受牛顿—笛卡儿世界观影响的传统教育学 ,在信息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 ;新生的量子教育学与传统教育学在基本前提上存在着重大区别 ,它将在教育理论丛林中占据一席之地。“量子爆破”对量子教育学的创建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2003,(7)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是“基本理念”之一。它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又说“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掌握“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小学自然学习的核心,是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理念,也是近20年小学自然教学改革中一直推崇的思想。牛顿力学的建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发明电灯…,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是自行探究的结果。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育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更新教育思想,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动量定理属高中选修课的内容。虽然动量定理“源”于牛顿第二定律,但它不仅适用于恒力情形,也适用于变力情形,尤其在解决受冲力作用的打击、碰撞等问题时,它比牛顿第二定律更为方便。我在处理此节教材时,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