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早就听说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名著<窗边的小豆豆>给无数的读者带来了笑声和感动,但自己却没有真正读过一回.这学期学校推荐的三年级选读书目中就有这样一本书,而我们班恰巧有个叫"逗逗"的女孩,于是我没有丝毫犹豫,首先推荐学生们读这本书. 还没等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有个学生跑来对我说:"李老师,<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读完了,真羡慕小豆豆的生活呀!不知道那‘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能去小豆豆的巴学园吃饭,我想,葛菲飞也会把吃饭当成是享受吧!"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13,(Z1):61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书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可以用阅读去无限拓展心灵的领空,只要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翔。"几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在读书过程中,教师不断成长。前段时间,我读了《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这本书主要是讲学校管理者要过一种研究性的生活:研究自己,体悟生命的自觉;研究教师,帮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教育大地上;研究学生,老老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阅读中开发写作素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找寻作文的开发地作为开发商,首先是竞拍土地,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开发商",在习作训练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把学生的视野由狭窄的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1.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善读这本书,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得到受用不尽的人生启示。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演讲比赛或演出,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或智障儿童;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能力的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阅读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要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又能充分消化吸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更加困难了.我在教第一届学生的时候,由于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l.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认识不够透彻;2.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太深(我们这一代人读中学的时候还是"应试教育"的年代],以至于给学生上课时过于机械、呆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正当我的学生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初中升学考试中考出年级第一名的时候,班长的一句话极大地震动了我.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教育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追求引领学生共同生活,在生活阅读中共读共写,这也是当前创新素质教育实验发展的最基本理念体现,它为学生呈现了一种美丽的邂逅、合作方式,让师生通过一个课堂、一本书就能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本文中探讨了教师组织班级所开展的"班级共读一本书"活动,基于新教育实践经验探讨其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与教育反思,引领学生深入其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李富 《考试周刊》2014,(27):24-24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为了鲜活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就如何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关注身边文化谈谈看法。我的家乡武平是闽粤赣边的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地方,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系客家聚居地,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有由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还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神奇绝技。原武平县副县长王永昌先生在《梁野吟》第二集序言中对武平人崇文的历史如是说:"这个三省边陲的客家小县民风纯朴,物象原生,历史上虽然未必人文荟萃,却也晴耕雨读、诗书传  相似文献   

10.
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一个作家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因为读书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读的第一本书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深刻的一本书仍记得的,那就是《水浒传》。那时我小学还没有毕业。当时毛主席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人生     
我要引用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书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读一本书,就能让我们更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每读一本书,就能让我们品尝到有滋有味的人生;每读一本书,就能让我们的思想向成熟前进一步。那时我们会更理性、更客观、更宽容地对待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增长了知识,我学会了沉淀自己,我懂得了人情道理,学会了很多很多触摸不到的东西,读书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一部一部的书就像一波一波的海浪,我站在浪尖上,体味着——提前体味着人间真情。我尤其知道,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向我倾诉寄人篱下的悲苦,她努力挣扎,她…  相似文献   

12.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为了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执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题目:"由‘我的第一本书’和‘乔元贞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激烈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表现出人意料的精彩. [课堂片断] 师:由"我的第一本书"和"乔元贞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你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读一本书就像养一盆花,书本的知识是"沃土",我们心中的希望是"种子",流下的汗水是"耕耘",高昂的精神是"内质".花很脆弱,稍有放松,便会死亡.读书学习是我们赖以安身立命、汲取滋养的根,根系有多发达,开出的花才会有多鲜艳……  相似文献   

14.
王羽 《教育文汇》2010,(4):43-44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当我再次捧读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时,我的确看到了在平凡教育生活中的另一片清亮的天空。于“清淡与忧患”间,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我触摸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犹如置身于一片清新的世界。我静静聆听“玫瑰”花开的声音,在文字的世界里品嗅着窦桂梅为我们酿就的教育思想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雨季不再来     
1985年,我15岁,中考考了578分,南昌师范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72分,但我的面试、体育测试成绩一般,结果被刷了下来.别无选择,只有从头再来.那时,能考上师范学校,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捷径.我的考试成绩要读市重点高中不成问题,但贫困的家境不允许我选择读高中.何况,谁能保证读了高中,今后就一定能考取大学.复读一年,来年中考一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我对自己有信心.心态稍作调整后,我就一头钻进书本里.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学习     
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因此,探索大学学习十分重要。学习从哪里开始?知识学习从理解开始,行为学习从模仿开始,思想学习从问题开始。大学学习内容包括智力学习、非智力学习、方法学习和元学习。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读书学习,谁也替代不了,需要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我国大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提不出问题,将"学问"变成了"学答"。人的一生要读"理论、实践、自己"三本书,其中,特别要重视读"自己"这本书。  相似文献   

17.
<正>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说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教育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任何教育都超不出我们的生活世界。我想这就是为何我们现在总是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人的关注,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家人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最紧密、最息息相关的人,在年少的孩童时代,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之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观念的人便是亲人,交给我们的书本就是生活。因此,生活教育也正是陶公所说的诠释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有一次上课时老师提议玩一个互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再学工农兵"问题,网上的言论褒贬不一,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到生活中去学习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也身体力行地推行过他的教育理论.如他从美国留学归来,就脱下身上的西服,和学生们一起到田地里去劳作.另外,他还大力倡导"南泥湾精神".他甚至教导学生们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当我还不认识字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连环画,读故事给我听。我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漂亮的图画吸引了,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吹泡泡玩和看电视更有趣的事情啊!于是我经常自己翻书看图画,并根据爸爸妈妈讲的情节去猜字,我还照着书本描画,甚至还仿照书中人物的发型把自己的头发搞得一团糟。那时,我和幼儿园的几个好朋友经常围在一起看《迪加奥特曼》、《幼儿智力世界》之类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连蒙带猜地读。有时,"异想天开"读成了"导想天开","奇思妙想"读成了"可心少心","佳肴"读成"土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把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需要教师搭起书本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地理知识"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