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校网络使用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网络使用状况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及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172名学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①在网络四类功能的偏好上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三个学历层次的高校学生在信息、交易、社交服务三类偏好上得分有显著差异。②不同性别、学历的高校学生在孤独得分差异上无显著性。③在女生中,娱乐服务偏好和孤独感量表的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网络不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网络是解决孤独感程度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用2个心理理论范式测量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比较33名孤儿和33名非孤儿的表现,并分析了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显示:(1)孤儿错误信念认知水平发展趋势与非孤儿一致,但孤儿的错误信念认知能力发展显著低于非孤儿;(2)孤儿的情绪理解发展趋势和水平与非孤儿基本一致;(3)儿童(包括孤儿)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已基本具备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儿童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4)儿童错误信念认知与情绪理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基于再社会化理论和脱离理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能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缓解其孤独感;上网频率越高,主观福祉的改善效应越大;互联网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祉的正向效应在60~70岁和初中及以上学历老年群体中更加明显。以上结论经过倾向值匹配方法(PSM)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后依然保持稳健。促进农村老年人应用互联网或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实现农村地区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男生的情绪智力低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以及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情绪智力无显著差异;男生的孤独感强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的孤独感无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孤独感低于普通学生,农村学生的孤独感强于城镇学生和城市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党员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普通学生,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无显著差异;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孤独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转型期老年人产生心理问题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安度晚年,分别从社会、家庭以及老年人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今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心理健康信息的现状,为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选取的重庆某高校2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中网络使用率为98.32%;77.31%的大学生曾使用网络获取过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其获取渠道主要是百度或谷歌搜索;92%以上的大学生对于通过网络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持积极态度;大学生更多地希望从网上获取有关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了解自我、爱情与性、职业及学习心理方面的信息。结论大学生对于通过网络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持积极态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孤独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采用2011年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CLHLS—2011)调查数据,通过二分Logitic回归的方法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和生活状况变量的前提下,老年人的情绪认知对孤独感的影响具有显著作用,其中积极情绪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有负向作用,而消极情绪对孤独感水平则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现状,及对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探讨。文章利用各种相关量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上网程度较深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得到结论:PIU大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内外向(E)维度、掩饰性(L)维度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IU大学生的神经质(N)、精神质(P)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正相关趋势,而内外向(E)、掩饰性(L)维度得分与网络依赖性呈负相关趋势;PIU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PIU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性与SCL-90的各项因子分(除其他因子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成瘾有着显著影响,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就等同于个体内在的网络使用动机。网络的虚拟环境成为吸引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并导致其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院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和动机。  相似文献   

10.
对京、津两地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网络使用状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其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格、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关系出发,分析和综合了已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上网状况及其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闽南地区在校本科生上网状况的心理分析中,发现大学生上网存在的一些值得教育关注的问题,如对网络信息的态度、网络生活的方式以及上网时间过度及其影响等等,高校正确引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应当注意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the social networks of adults over 50 years of age were examined. A sample (n = 2284) from the 2004 wave of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urvey was used. In regression models considering a number of control variables,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friends,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family, and attendance at organizational meetings (not including religious services) were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Internet use for adults over 50. Results add to the body of research that suggests Internet use can strengthen social networks, looking specifically at adults over 50.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遵循“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成长环境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时期幸福观的基本框架是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沿承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幸福感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主观幸福感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的主观体验;心理幸福感把幸福理解为人潜能的实现,从人本质和人发展的角度诠释幸福,使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不同运动阶段的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运动阶段中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形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运动阶段及基本心理需求皆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被试在不同的运动阶段中有显著差异,运动阶段越商,主观幸福感也越高;不同运动阶段的基本心理需求有显著差异,运动阶段越高,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也越高;而且发现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参与运动的情况较女生更好且男生在自主性上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归属感上高于男生。因此,运动阶段、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性,运动阶段越高,幸福感与三大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越高,但要注意运动阶段与心理需求上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教师与儿童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理论框架和对教师本体人文的关怀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指导思想,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影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这应与对教师的要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Cawte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WBIS),调查531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状况、应激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结果为:(1)过多的心理冲突可引起生理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升高;(2)心理冲突频率与应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33,P<0.01);(3)心理冲突频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r=-0.158,P<0.01)。因此,过多的心理冲突已构成应激源,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冲突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分析的方式,首先对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其次检验两者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以及心理幸福感都处于良好水平;(2)跨文化适应程度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