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和政治觉悟。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教给学生“美德袋”,而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过程,即道德思维过程,造成了思品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我认为思品教学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注重学生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一、加深道德认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品教材中的内容编排一般是一课一理,理即是道德知识。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懂得该怎么做,而且要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道德知识的深刻本质。道…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揭题六法弥勒县弥阳一小马继斌根据“知、情、意、行”这一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一节思品课一般在“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激发情感、指导方为“四个教学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所说的“导入新课”,即通常说的揭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课所表述的内容、阐明的...  相似文献   

3.
遵循四个原则开创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格局佳木斯教育学院满小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落实这一任务,我们认为思品课在立足于明理、激情、导行的学科特点同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进行教学。一、“点面”结合这一原则是...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的“四步”□屈丰昌陈兴石根据思品课的课堂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引发情感、激发情感、浓化情感、发展情感”规律,收到良好效果。一、贴近教材的情感领域,导课诱情,引发情感。导入新课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品课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中,我发挥教材的插图优势,采取“看、想、议、练”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下面,我以第二册第六课《爱护花草树木》为例,具体阐述“看、想、议、练”四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目前思品课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在教学目标上,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心理方面发展的指导;(二)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从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知识体系出发,忽视了道德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三)在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以上三方面问题,没有把“导行”作为思品课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教学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 ,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 ,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少年教育的金科玉律。”那么 ,思想品课教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促进道德内化呢?一、明理先导———内化的基础“知”是先导 ,讲清道理、明辨是非 ,可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  相似文献   

8.
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浅谈小学思品课的素质教育吕宗坤怎样构建小学思品课的素质教学模式?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不仅教“知识”,更要注重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要完成一些道德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教学生懂得什么是礼貌、什...  相似文献   

9.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思品课  相似文献   

10.
小学思品课的每篇课文是鲜明地宣传和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观点,根据这些课文的要点,我认为思品课情感教学可分为四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着重打好做人的基础”,最突出的特点是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根据思品课教学“激情、明理、导行”的特点,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让学生“喜欢听、乐意想、动感情、大胆说、积极练”的思品课愉快教育五步。  相似文献   

12.
王健 《辽宁教育》2002,(3):47-4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感情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词语,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关键。所谓激发情趣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将语言、形象、感情融为一体,理念寓于其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场面或感情氛围,形成一个和课文相吻合的心理场景作用于学生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思品课中如何激发学生情趣,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呢?一、创设情境,寓理于情情境教学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为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服务的,要有明确的目标性、针对性和艺术性,才能扩大教…  相似文献   

13.
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教材中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让学生产生遵循道德行为规范的愿望。抓好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提高思品课教学效益大有裨益。“激情、明理、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导人新课时,要贴近学生,亲切自然,饱含情感,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情”时,要描摹一种可感可知的道德氛围,注入相应的情绪色彩,爱憎分明,让学生置身其间,启动情感  相似文献   

14.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般表达形式看,导行在目标层次上是高于明理的,明理是前提,导行则是目的,是思品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将思品课的导行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途径、各种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支持,齐心协心,形成教育合力,将“导行”落到实处。一、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优化组合思品教…  相似文献   

15.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思品课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把“激情”这一手段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低、中年级思品课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下简称思品课),我们是否更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能让思品课堂变得更完美,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引辩论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效果是令人欣喜的。 一、对思品课辩论式教学的认识 思品课教学的着眼点在于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但由于思品课学习的都是比较抽象的道德知识,且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就使得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呢?科尔博格的道德教育理论给了我们启示,他“提倡认识冲突法,即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说教”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克服,思品课更多注意在教学情境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但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还没有完全关注课堂上学生经历道德经验的积累。因而,思品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主题,不能很好地内化成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教师的“第二语言”。思品课教师借助板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定向注意;可以突出教学重点,显化明理要点;可以提供情感信号,强固学生情感体验;可以提炼行为要诀,指导学生行为实践。总之,板书对促进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等基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介绍思品课板书的设计,并对8种优秀板书案例略加评点。 一、从显示“明理”纲要方面进行设计。 思品课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板书设计应围绕教学要点,从指导学法,促进学生道德思维操作上下功夫,力求用最精要的文字显示“明理”纲要。 第1种:“剥笋式”。即通过层层剖析、层层掘进,把要明白的道理或观点的内核显示出来。请看如下板书:  相似文献   

20.
所谓四段式教学,就是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程序分为学知晓理、明晓规范、表扬先进,导行实践四个层次,即四段来进行教学。这种课堂结构,符合思想品德课特点和儿童接受能力,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质量和培养学生德育能力。下面以教学《孤胆英雄——陈洪远》一课为例,讲一讲是怎样进行四段式教学的。第一段,学知晓理。这一段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弄清有关道德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