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经济中产业集群以其集聚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产业集群中引进的FDI以其进入目的可分为两种,根据各类型产业集群中的FDI因素作用机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FDI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政府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至90年代中后期,大体形成了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以大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形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这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集群的政策不同,因此,政府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政府在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中作用的分析,试图明确政府在产业集群中如何适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立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池州市五大主要产业园区进行调研,分析比较探讨其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目前池州产业集群的类型主要是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且正处于园区化向集群化的转变过程中,产业集群仅处于雏形阶段。因此,必须借鉴国内成熟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依据现代产业集聚理论,发挥比较优势,有针对性的强化制度供给,加强产业园区的专业性和特色化建设,推动产业园区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过渡。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有低成本扩张型、资本密集扩张型和高科技产业扩张型三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模式主要有:轴轮式产业集群、多核式产业集群、网状式产业集群、混合式产业集群和无形大工厂模式。我国西部地区适宜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五大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改良配套环境。  相似文献   

5.
赵哲 《教育探索》2013,(1):11-15
大学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经历了从游离分散到整合协同、从偶然联系到必然结合、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三个阶段。进一步推动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应采取汇聚大学科技与智力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依托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立大学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模式,拓宽产业人才培养渠道、积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要素,整合大学学科资源、构建全面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立体服务网络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根据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高科技企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三种类型,它们的技术创新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主要由传统工业中小企业聚集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且合作创新行为较少,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本文以广东省龙江家具产业集群作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探讨龙江镇政府各项提升集群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措施,总结马歇尔式集群中地方政府促进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施经验,旨在为此类集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群治理是协调利益冲突并促进集体行动的集群企业间或组织间的关系安排,其治理模式应从政府主导型向中介组织主导型变迁。产业精英是集群治理制度变迁的决定者,并通过设立民间商会承载变迁意志及其协调集群分工合作的知识和能力。民间商会担负起集群治理主体角色。集团理论和集群治理实践都表明民间商会具有治理集群的权威,且这种权威的本质来源是其为成员谋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集群间的竞争,产业链的完备和拥有核心技术是集群制胜的关键。虽可依靠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协调各种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来实现,但国家财政投入有限,各地资源特色不一。为此,提出了采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区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以各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较少的资金投入,带动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类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助推产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为区域内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信息资源、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研究是研究企业合作竞争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把企业的关系研究放在了产业集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进行。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共存现象及其动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关系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博弈论在竞合关系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组织战略视角来说,高职产业学院是一种具有有别于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同时,依据高职产业学院不同的战略定位,可以将其分为产业助推主导型、资本增值主导型、人才提质主导型三种不同的模式.基于此,应从协调多元力量的利益诉求、创新立体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高职产业学院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类型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密切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需要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确立发展,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着如何自身管理。笔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公益事业的正面,也有产业属性的侧面。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它是公益性事业,在管理范畴的某些部分它要引入产业运行机制和合法的经营之道。笔者从教育的角度、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和从社会的角度,具体地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进而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应该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公益性管理,一块是产业性经营管理,一块是内部的小社会的管理。全面协调地抓好这三大方面的工作就等于抓住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全面管理的骨架,就能适应新形势,使自身保持活力,稳健而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的扩张、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欠缺,农村水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水污染也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湖州农村水环境主要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农村工业点源污染(乡镇企业排污)、农村生活排放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政策失灵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引起。对此,可以从低碳理念出发,从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治理、政策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科研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大量资金投入到科研活动中,人们迫切要求提高科研质量并且对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进行问责。世界各国从国家层面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建立科研评价制度,以实现大学和科研机构良性的优胜劣汰。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国家评级模式、科研经费分配挂钩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三种科研评价制度。通过分析这三种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以期对我国完善科研评价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公共科研投资对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的动态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公共投资三大结构的冲击,产业结构的响应均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性和有限性,且在影响的方向、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二、三产业的波动主要是由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减变动引起。针对这些现象,我国在公共投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协调投资的时间,不仅仅只关注短期经济增长,更应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保持投资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内窖摘要: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密切相关,首先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才能进一步推动均等化目标。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使得资源配置由农村流向城市,形成“城乡资源金字塔式流动”;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实施,形成“城乡资源倒金字塔式流动”。目前,城镇化发展正进入转型阶段,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机遇:在倒金字塔的多元化城乡公共服务取向下,重视城镇对周边的农村的辐射及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支持一反哺”长效机制,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即以“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镇村←→传统村”为链条,构建城镇化建设下“多元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立标准宗地体系 ,是完善我国地价理论的需要 ,也是政府监测地价动态的需要。标准宗地有自身的标准 ,要求有广泛的代表性、相对的稳定性、可公示和易于辨认。标准宗地应按商业、居住和工业三种基本用途与相应的级别分层次设置。标准宗地体系在动态的基准地价评估、任意时点的宗地地价评估及动态地价指数评估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地方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呈现出主体不断扩大、主动性日渐增强以及参与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应重视公众的参与,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构建新的治理理念;同时,公众参与需要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在政治实践中实现理性参与理念的培养。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应建立有效对话平台及沟通机制,把体制外的参与内化到体制内,形成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乡村休闲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据产业政策体系框架,根据政策发挥的作用,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及公共服务政策等四方面,阐述构建福建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