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感受最为深切的是对新环境的诸多不适应。心理上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工作上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知识技能上的不适应等等。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应具备主体能力素质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完成角色转换,成功走向社会。主体能力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创造能力。适应是为了创造。适应能力是毕业生走向成才和成功之路所必不可少的。适应能力指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使主体与客体协调…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毕业生是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通过对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的就业表现和心理原因分析,提出团体心理辅导帮扶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的目标应为自信心提升和人际能力提升。从认识自我、合理归因、肯定自我三方面提出了自信心提升的团体辅导方案;从认清自我人际交往模式、建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学习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三方面提出了人际能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3.
樊勇  崔显艳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1):105-107,124
毕业生社会适应力状况是高职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最具有说服力的部分。通过调查发现,虽然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处于正态分布状态,但在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教育方的职业院校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学生状况、加强实习管理、加大对社会市场研究力度及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几方面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人际交往障碍原因分析发现留守经历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个体人际交往障碍的诊断和分析形成原因,可以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纠正认知偏差、进行心理调节、创造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等办法,助其实现“二次诞生”.  相似文献   

5.
梁胜 《文教资料》2007,(33):154-156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交流主要问题,产生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认知、情感、人格等。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交往的原则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于大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毕业生在离开校门后,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做到毕业即上岗,是国家社会对高职毕业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文章通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实施顶岗实习的情况,论述了顶岗实习环节在缩短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距离、毕业生离校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培养毕业生专业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重视顶岗实习环节的安排和部署是培养高质量高职学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多,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分析高职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关系的障碍,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够很快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社会适应健康指标的一个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知障碍、情绪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长远的职业意识,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加强人际沟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排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轻松和谐地度过大学生活时期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心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情绪、人格等方面的障碍。排除这些障碍,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正常的情绪反应能力,掌握相应的交往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适应性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期,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心理反应,甚至出现适应性障碍。高职学生适应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障碍;生活适应性障碍;人际交往障碍。通过分析高职学生适应性障碍,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是现代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同学之间、同事之间、亲朋好友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个人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人际交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心理因素如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群体意识等,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视和利用好影响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因素,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人的社会化需要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不良的人际交往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的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交际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交际行为,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克服人际关系的障碍,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与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特定的文化层次、学习经历、年龄特点和社会生活环境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问题。以往研究证明了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具体地论述了团体辅导如何通过帮助大学生获得情感支持、自我认同、适应行为和共情能力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倘若一个人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品格,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无法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生活。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不仅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课堂上、校园里。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少年儿童人际交往中的两方面特点,并据此提出培养少年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所必需的一种能力。我们应帮助一克服某些人际关系的障碍,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与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郭敏 《学周刊C版》2014,(2):23-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包括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而且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