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是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师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那么,若要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就必须首先厘清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A0):40-41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教育内容;巧用互联网资源,优化文化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传承乡土文化,实现良好的文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在语文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渗透到语文学科实际教学中,实现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新课改要求,则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视角,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及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今的教育中,乡土意识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汲取和利用乡土地理中的传统文化精华,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对学生进行渗透、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乡土地理教学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建设家乡的志向,同时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5.
知识时代对人的素养能力提出新要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对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能力做出明确界定,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坐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延续千年的母文化,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是其文化精神的源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力军,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桥梁。因此,探究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困境,进行课程改革,做好师范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其核心素养,对实现文化承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学校美术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但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从教学观念、教师素质、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评价反馈、环境创设方面提出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破解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张皮的难题,力求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辅助学校培养学生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互补共生、相得益彰。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在推动传统文化进家庭方面积极探索,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我校落地生根,得以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借鉴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保持生机活力的精神支柱,也是语文教学一直强调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关键靠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地位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主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思考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方面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知识也逐渐走入教师的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而培养出拥有高尚道德意识和健全人格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文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命脉和智慧的结晶,大学语文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土壤。本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并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材选择、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展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多种因素,归纳了包括国家、学校、教师个人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体系,并基于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辩证关联性。高校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追求、当前物质条件的跃升转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普遍传播,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代际困境。实现对这一代际困境的消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师资保障和重要前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渠道,积极开展高校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二者高效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特质,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钟荔燕 《教师》2019,(9):109-11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与责任感。文章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融入民族音乐,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重点则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摸索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精神营养,内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张宏丽 《教育艺术》2021,(2):57-57,59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需要继承和发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因此,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以杭州雕版印刷为例,教师以资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方式、以生活为阵地而组织实施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地方课程,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深度实践和深度传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