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丈夫     
张茜 《师道》2002,(4):60
我的丈夫是一位教师。他在走近我时,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十多个春秋,而且情有独钟,所以他的许多,并不属于我。为了那个梦,他携着自己的才情和青春,像去赴一个生前的盟约,一程又一程地赶去……他站着时,是一个童话他很随意地往讲台上一站,就风度撩人,展示出他的文化气质和  相似文献   

2.
王振武 《课外阅读》2011,(10):358-358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只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面前是三尺高的讲台,但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青春是美好的,比青春更美好的是一颗高尚无私的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从师范院校音乐系毕业的学生,我经历了大学里如饥似喝的求学生活,而当毕业成绩优异的我满怀信心地站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讲台上时,我困惑了:辛苦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一群孩子面前怎么不管用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怎么会适应不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目光     
初次站在讲台上,最难忘的便是学生的目光…… 那是8年前的春天,我们一群即将毕业的师范生要到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实习讲课了。按理说,读了十多年书,又进了师范院校的大门,对于走上讲台,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可我,直到走上讲台,站在学生面前,心里  相似文献   

5.
怀着金色的憧憬走进教室站讲台,开始了我的粉笔生涯,这一站就是二十多个春秋。扑打着身上的粉笔灰,我送走了12届初中毕业班,然后连续九年执教高三语文,先后担任了18年班主任。 讲台,我一往情深的地方。二十多年来,我的青春与梦幻,我的追求和向往都撒落在你的身旁。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一双双求知如渴、虔诚期盼的眼睛,我不敢有半点松懈。我告诫自己切不可做庸师而误人子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近九年的任教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只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面前是三尺高的讲台,但教师的心底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青春是美好的,比青春更美好的是一颗高尚无私的心!正像我在自己的爱生格言中所说的那样:"对学生的爱不应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检验。"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最本能的需要,当你感到  相似文献   

8.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  相似文献   

9.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  相似文献   

10.
讲台情     
讲台情王仁素我热恋你啊一讲台当我第一次站在比前面,是那样激动和兴奋.腿在颤抖,声音上颤抖。多少年的发奋苦读.多少次的魂牵梦绕,终于夙愿得尝。讲台,让我施展才华.让我尽情倾吐,我暗下决心—定要在这三尺讲台掂出自身的份量。在教师的行列中,前面、曾站立过我...  相似文献   

11.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 “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  相似文献   

13.
斗转星移,时事变迁,在新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的今天,三尺讲台,早已不该是教师的“专利品”了。新时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早已不满足于只接爱知识的守成状态,不满足于只在课堂上坐着当听众了。教师又何必死赖着这三尺讲台?何不让让位。让孩子也大胆地走上讲台,尝尝站在讲台  相似文献   

14.
韦瑞玲 《广西教育》2004,(1B):18-19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师     
一有一尊雕像在乡村的讲台上站立了半个多世纪。风雨洗濯,岁月磨砺,青春的面容已被深深的皱纹覆盖,还有那苍苍白发,映照在飞扬的粉笔灰中,一丝丝见证了岁月的流逝。站着,那是您一生一世永不改变的姿势。是一支红烛么?一旦点燃,直到烛芯尽,蜡灰干。是一株红枫么?用浓荫呵护烈日暴雨下的许多童趣。是啊!您总是这样站着给我们讲课。多少年后再回首,我心尖颤抖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时代,我时常憧憬着自己能站在神圣的讲台上,目视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里闪动着崇拜的眼神,那时我就决定要做一名教师。1999年,我如愿以偿,终于站在了讲台上!可是,我面对的只有8双眼睛,因为我工作在离家十几公里以外的乡村小学,与我设想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尽管有些不适应,可毕竟这就是工作,是我人生的第一批学生,于是很快我们便熟悉了。  相似文献   

17.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 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 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 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起手回答: “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 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 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 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  相似文献   

18.
<正>站在讲台上,看着班里的那些学生们,我时常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在我的课堂上有学生的欢声笑语,当然也不乏学生面对我的课堂觉得枯燥无味的时刻。一路走来,我在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给予学生什么?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明白,虽然教师活动的空间常常局限在教室和办公室内,面前是三尺讲台,但教师的心是无私的,因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青春是美好的,比青春更美好的是一颗高尚无私的心。多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做一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共同燃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天站在讲台上,我知道自己好像蜡烛,要燃烧,但我总觉得一烛独燃光明浅,学生们也是一支支蜡烛呀,若与教师一起燃烧,那将是一份怎样的激情?于是,我做了一个精美的宣传画板,挂在教室讲台一侧,名曰: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