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目前高校面临着学费虚高与学生欠费的困境,其实质是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与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该文从社会满意度的视角探索了高校学费定价问题,认为社会满意度是高校完善学费定价机制的战略工具,是高校走出当前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高校学费定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费上涨过快;二是学费定价过高,偏离了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三是学费定价没有体现应有的差别;四是学费援助体系不够完善.本文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学费定价要依据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与教育成本为基础实行差别收费,并以助学贷款等作为学费的调节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存在政府单一定价、学费标准确定依据缺乏科学性和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费定价主体应从政府统一定价,逐步转向政府定价与学校自主定价相结合;依据基本理论,尊重中国现实,促进学费标准制定的科学化;制定贷款相关法律,建构多层次的助学贷款系统,完善贷款回收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学费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高校学费定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费上涨过快;二是学费定价过高,偏离了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三是学费定价没有体现应有的差别;四是学费援助体系不够完善。本文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学费定价要依据教育消费者承受能力与教育成本为基础实行差别收费,并以助学贷款等作为学费的调节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多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确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与学费定价相关的"高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及其涉及的地域、时间、专业、公平四大因素,多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学费优化模型、基于家庭收入的学费预测模型、基于社会效益的仿真定价模型.最后通过整合以上三模型,均衡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利益,制定最优学费模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存在着缺乏必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无法体现不同学校或专业间的收益差异、实行"一刀切"的学费模式、政府投资不足、学生机会成本受到忽视等问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应当确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和定价周期,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完善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坚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倾斜政策,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学校学费制度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现在已经运行了二十几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积极意义与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随着高校收费的不断上涨,高等教育收取学费的现象备受社会关注,学费的增加,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研究高等教育学费的定价及其出现的问题,实现合理收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事业具有正外部性特征,在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提升学费价格的背景下,使用学费的k值定价法,即依据我国人均GDP水平或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并参考国际普遍情况可计算较为合理的学费价格.k值定价法有利于维护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要立足国情,在诸多领域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费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的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高校学费主要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但此举既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操作中亦弊端百出。学费实质上是一种教育价格,学费收取的标准取决于高等教育价格的供求关系。即高等教育供给要求学费收取由政府定价为主逐步走向政府定价与学校自主定价相结合;高等教育需求要求学费价格应更多地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费采用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公办高校执行成本补偿,根据学生培养成本来合理分担比例,民办高校实行全成本定价。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了不同形态的教育服务,相同类型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不同,它们的学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与学费水平倒挂。在公办高校系统内部,专业教育学费水平差异不显著,价格信号作用不明显,不利于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高校专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选择下,政府应该放松管制,让公办学校学费进行自主定价,使公办高校学费定价方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