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的高中历史必修课本,都是按照模块中的单元体例来编写的,基本的上课方式,都是按照课时规划的要求,一节课完成一课,由于课本的内容比较多,在课堂上一般都不能引导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历史的发展脉络。这对学生综合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发展线索是比较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在上《划船比赛》这一课前,我为表现划船比赛时的激烈场面花费了不少心思,最后编成了一套自己还算满意的场景动作教给学生,就在我叫学生表演这首歌曲时,我发觉有一个学生没有按照我设计的动作来表演……  相似文献   

3.
王筱英 《天津教育》2009,(12):50-50
当前,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这固然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关。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认识上,要摆脱旧观念,即把中学作文教学从文学创作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二是在训练上,要探求新阶梯,即按照中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制定作文训练的整体计划。  相似文献   

4.
如何来组织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给师生以互动的空间 首先,创设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自由指的是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在精神上和在人身上拥有一定的自由,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学习的过程。而活动其实是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个体发展成长的过程.更体现了师生之间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强调素质教育是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点出发,分析和提出了学校在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积累的同时,也要从美育和艺术教育着手培养学生。学校有必要开设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类的必修课,在教育上,按照美育的规律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在评价理念上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评价学生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不是单看一两次化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我们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或淘汰一部分学生,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班主任的工作就在于促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开展评价,只能是也必须是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2009,(2):F0002-F0002
“非命题作文式”成才计划: 学校按照“天生我才,必有成”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才的内在规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来制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成才目标,这与常规的先定专业后学习的传统教育方式有着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工作要切实按照德育的现代化要求来规范和提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当前读经运动在一些学校盛行,把读经作为学校德育的突破口,本文从学理上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以期对德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20%,这标志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我今天主要讲问题。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需要,但我们在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都是不足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走出来的,而是自上而下推进的。1998年,山东和江苏因为高考录取扩招几名学生就受到教育部的点名批评。  相似文献   

10.
用发展理论构造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张桂林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因此,学生工作必须同学校的培养目标紧密相联,围绕这一中心而开展工作。为此必须在现有条件上,按照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学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要把...  相似文献   

11.
正人是时间性存在,每个人都在经历相等、相同的时间;但每个人并非以同样的方式渡过时间,这其中就涉及到时间的分割。而时间如何分割,又影响着人的生命质量与发展。我们可借鉴这一看问题的视角,尝试从时间分割来审视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学生的时间可以从多种维度来划分。按照学生所处的空间,可分为在校时间和非在校时间;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按照学生在时间中的生存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主客观等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将所有的实验完全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和设计方式演示和操作的确有些困难,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和课堂外让学生背实验的情况发生,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开展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创新谈谈个人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俊杰 《教师》2011,(20):23-23
学校德育工作要切实按照德育的现代化要求来规范和提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当前"读经运动"在一些学校盛行,把"读经"作为学校德育的突破口,本文从学理上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以期对德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刚开始任教时,除了上课以外,就是忙着写教案和批改作业。教案要写在统一的教案本上,按照格式逐栏填写;作业要堂堂布置,全收全改,精批细改。我喜欢当教师,也喜欢写教案、批作业,对此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可是随着时日推移,教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这两件事往往流于形发,出力不少,效果不佳。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教书匠的生命就耗在了这些机械动作上。知识在日新月异,要求在迅速提高,教师挤不出多少时间学习新东西。课外作业层层加码,各门功课争抢学生的时间,学生先是作业就应付不了,也挤不出时间来全面发展。我觉得这确实是…  相似文献   

15.
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中,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积极发展杰出青年学生入党,把更多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这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获得、技能的习得和能力的形成。传统教学在这方面动足了脑筋.致使许多练习太滥、太过.结果反而损害了学生的协调发展。新课程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教学不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主张.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效率.以便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来发展其它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自觉地抉择行为.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为准则来控制行为。这就是德性抉择的自觉性,来自于信念,且形成了行为习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源于学生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之一.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探索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1998年9月,提出了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题,并选择了吉林大学子弟中学这一可以为学生读书提供良好环境的学校进行实验,选择了年轻肯干、敢于探索的杨宏杰老师作为实验教师。三年来,杨宏杰老师为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在语言能力上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按照先进文化要求构建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化必须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来构建,这不仅符合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本质。按照先进文化要求来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必须遵循超越性、主导性和民族性原则。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在目标上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内容上要塑造学校个性,在主体上要实现全员性,在形式上要注重系统性,在外部环境上要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来衡量,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目的,这与我们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素质教育中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必要使受教育者心理上的自尊受到保护,并在教育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以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来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