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S科学教育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S科学教育的新概念王小阳江苏苏州市第二中学“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单词的缩写。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它是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S...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要今年3月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评定委员会国家研究理事会(NCSESA)提出一个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要,供美国西格马(∑)埃普西隆(ε)科学研究学会讨论。文中所谓标准,指的是能用来判断质量的说明,用作学生志趣和成绩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美国都受到其基础教育质量不高,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不足的困扰。近年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1996年美国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0年,美国又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在此基础上,2013年4月美国又颁布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本文在介绍《新标准》提出的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新标准》提出的一些新的观念,并在正视中美客观差异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提高我国科学教育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制订的由来和主要特征,并着重分析美国科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特点及阐释其所运用的科学教育手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科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科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在英国被分成四个部分:实验和观察科学,内容囊括了实验和观察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实验步骤,做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求得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方案;生命过程和生命物质,主要内容是生命科学;材料及其性能,包括化学和地球科学;物理过程,包括物理学和天文学。实验和观察科学与其他三部分内容同步交叉教学。 在英国,所有科学专业课(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科学技术与社会)交叉融合成一门课程,科学被视为一个整体对全体学生(包括将要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这有助于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调研问题背景 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 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 1.美国。(以上内容见第11期)2.法国。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Charpak)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引进法国,在实践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1996年9月,法国科学院组织召开了题为“改善学生的培养方式,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特雷易会议,编写了《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55一书,标志着法国“动手做”计划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刘永平 《甘肃教育》2007,(5X):22-22
新《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把高中物理具体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即“三维”课程标准。 同时要求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愿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7,(1S):51-51
英国于1989年发表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曾提出了17个目标,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咨询后,与1992年改成为4个目标:(1)科学调查;(2)生命与生命过程;(3)物质极其性质;(4)物理过程。许多专家认为,科学是学校所有课程中变化最大的一门课,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魏宁 《天津教育》2003,(3):21-23
世纪之交,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ACM)下属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组(SIGGSE)组织计算机教育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就计算机科学教育的2020“远景”展开讨论(见《ComputingScienceEducationinthe21stCentury》),提出了许多未来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对我国正在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很有借鉴作用。本文将介绍ACM2020“远景”中对学习理论、学习方式、新技术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一点看法。一、与建构主义者共塑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未来当前,建构主义已经成了教育领域中许…  相似文献   

10.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进课堂;其次是“填鸭子”,给学生学很多的东西;到期终就是“烤(考)鸭子”,把学生烤得千瘪瘪灰溜溜的;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也有人说,科学教科书上没有多少字,只有一些漂亮的图画,就像一本连环画。大多数科学老师都在探究科学到底该怎么教。笔者认为“?——!——?”是科学课堂的可行模式之一。该模式可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科学》最新号(7月6日刊)介绍在某大学讲课室发生的“谎话般的事实”,报道了韩国科学教育的惨淡现实。该杂志援引西江大学化学专业教授李德焕的话报道说:“韩国科学教育面临了史无前例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一discipline本指“纪律、训练、惩戒”,古英语中还有“学科”含义。福柯(Foucault)首先将上述含义糅合起来,使之具有了“学科规训”方面的意义。福柯所谓的“学科规训”亦即“知识规训”,用以说明科学(知识)通过对学习者的规范化训练方式,而获得了权力地位。具体而言包括:第一,某学科的从业者须受到本学科知识内容和方法(亦为一种知识)的规训(改造);第二,以知识改造其他人;第三,这种改造经过一个由外在而最终成为受改造者的自我行为即内化的过程。改造本身即意味着知识权力的应用。学科规训之所以能够…  相似文献   

13.
如果突然间你变成了文盲,不用大惊小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日渐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新规定,将不认识现代科技符号,不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统称为功能型文盲。看来,我们的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何谓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认为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对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日前,中国科协组织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2001年我国公…  相似文献   

14.
魏舟静  柏毅 《文教资料》2013,(9):121-122,133
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和达成机构(Achieve)导,携手26个州及广泛的基础工作团队共同完成的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于2013年459日公开发布。本文结合达成机构官方网站上的内容,对该标准进行简要分析,重点关注NGSS与以往的标准在结构和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4年,美国全国科学教育研究委员会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的统一标准,并号召在全美中小学科学教育中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但根据最近贝尔集团公司(Bayer Group)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号召在美国的中小学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即使在职前培训中仍然处于一个“二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周兵 《小学生》2010,(10):20-20
《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强调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前融合教育(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回顾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提倡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回到正常教育环境中,该阶段主要关注特殊幼儿的“安置”问题,而忽视教育环境应该为接纳特殊幼儿做出转变;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体化(integration)”,强调要保障特殊幼儿在正常教育环境中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难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并吸引了许多学者孜孜不倦地去探求该难题的答案。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难题本身的真伪性讨论;(2)对难题的解答;(3)对难题意义的认识。我国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学术标准和学术价值,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学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育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以中英关三个国家官方课程标准中学前一年科学教育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国标准(指南)的内容条目、框架、内容分布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英美科学教育条目数量较多;虽然中英美三国都强调了提问、收集信息、调查验证等探究能力,都重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教育内容,但在其内...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学教育发展观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二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协调性;三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