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和形式亟待创新、学生的课程收获感较低等问题。对应经济学领域的“供给侧”两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亦有共通之义,即教师为供给端、学生为需求端。本文聚焦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从教师、学生双主体出发,通过打造多维立体的供给环境格局、有效提升供给主体的综合素质、优化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内容、创新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渠道、开拓多样化思政课供给方式等改革措施,以期实现思政课内容的供需平衡,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吸收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骆莎 《成才之路》2024,(1):33-36
把“四史”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明确“四史”教育融入的目标;构建“四史”教育浸润机制,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筑育人新场域,共建多维立体思政实践育人环境;打造“联动”师资队伍,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四史”教育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课,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莉 《林区教学》2020,(5):16-18
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高职学生学情的共同要求。在现有条件下,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要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实际需求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这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涉及教材、教师、学生等多维要素的系统工程.要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深化教材、教法、教师、学生、考核“五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即整合教材内容,构建适合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宜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模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的“主导”作用;立足学生实际,准确把握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体”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创新吻合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洁 《广西教育》2023,(6):51-53
本文论述“理实融通”教学模式的实质及现实意义,分析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实融通”教学的各项因素,提出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实融通”教学实施路径:增强教育主体力量,落实“三融合”措施;教学设计要以内容为王,体现“三特性”;打造实体性教学实践平台,深化理实融合育人。  相似文献   

8.
学生社团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它可以深化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内化思政课教学的融通性,强化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优化思政课教学的组织性。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的社团思政还处于校园育人的边缘化地位中,在育人理念和实践探索中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强化“三全育人”理念以完善“社团思政”的保障机制,创新“社团思政”实践内容以提高育人实效,注重社团品牌特色以提升社团知名度,进而形成“社团思政”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梁杰 《河南教育》2023,(5):28-30
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有着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讲好“大思政课”,要从教师提升“内功”、打造“营养丰富”的思政课堂、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周鸽 《亚太教育》2020,(2):156-156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教育,以依法治国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和法治行为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要考虑到把“依法治国”的新精神贯彻到教学中,把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按照“三进”要求,即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从而提升思政课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好依法治国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教学思维进行创新,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现行的思政课教学范式无法适应类型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三大特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新范式应该是:开放化的教学场所、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个性化的课程结构、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教学考核。实施高职思政课教学新范式的路径有,加强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职思政课以“职业人”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加大高职思政课“智慧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高职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合育人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回答“高职大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长什么样”这一重要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范式,从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视角,构建了由授课技巧、理论深度、精神引领三个维度组成的高职思政“金课”建设体系,并揭示了该体系的形成机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组态分析,构建了基于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的“技巧型”与“理论型”两种高职思政“金课”建设方案,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金课”建设时,需要坚持以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为抓手,持续完善高职思政“金课”的建设内涵;坚持以思政课场域建设为载体,打造高职思政“金课”的多样化形式。  相似文献   

13.
许继荣 《成才之路》2023,(17):33-36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应注重方式方法,要立足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思政课的特点,还要结合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和启发。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不重视课内实践教学的问题,这对深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构成了阻碍,必须予以解决。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和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善用“大思政课”能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基,“大思政课”教学内容铸造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魂,“大思政课”教学方法夯实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根。践行“大思政课”理念,要因材施教:培养“大先生”,建设善用“大思政课”育人“大队伍”;因事而化:化用新时代“大事件”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因时而进:开展凸显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以及“互联网+”新态势下的思政课创新教法;因势而新:建设“大课程”体系,搭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应用协同育人“大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职教实训基地为基础构建“高职思政课项目实训教学模式”,并以项目实训为载体,在职教实训基地完成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从而达到强化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池秋平 《文教资料》2012,(7):116-117
本文以胡锦涛"讲话精神"为指导,提出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担当起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神圣职责;二是明确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都应该渗透“活动”教学思想,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活动”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使“思政课”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使“思政课”教学具有吸引力,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紧扣其课程本身的政治理论性,还要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以职业发展为基点,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整合实践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实践教学途径;以知行统一为原则,建立实践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柔性化的实践应该结合相关的学情和教情,通过融合和引导其他课程教学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而探索和反思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公共必修课。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枯燥无味,缺少教学趣味性,亟待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学趣味性的内涵和意义,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趣味性缺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趣味性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