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有钱人要出门,他给了三个仆人数额不等的钱,一个给了五干两银子,一个给了两干两银子,一个给了一千两银子,让他们都拿去经营。  相似文献   

2.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总是讲谎话,一个总是讲真话。一天,他们一起来到了猿猴国。一只自称为国王的猿猴吩咐手下捉住了这两个人,他想知道这两个人对他有什么看法。于是他下令,让所有的猿猴像大臣们一样在他左右站成两行,他坐在中间的王位上。  相似文献   

3.
短文两则     
林楚 《生活教育》2008,(5):36-36
两个朋友和两个苹果有两个人十分要好,彼此不分你我。一日他们走进了沙漠,干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上帝为了考验他俩的友谊,就对他们说:前面的树上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就能平安地走出沙漠。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个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一个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在这两个教室了。且看两  相似文献   

5.
唐诗菜     
从前,有个秀才让他的厨师用两个鸡蛋办一桌菜,而且还要有文采。聪明的厨师很快就办好了。他用两个鸡蛋做了四道菜:第一道,把两个炖蛋黄放在绿瓷碗里端了上来,并献诗一句:  相似文献   

6.
电暖袋     
今天晚上,妈妈下班回家时,买回来了两个电暖袋。这两个电暖袋是用不同的盒子装的。打开包装盒一看,它们的形状不同,一个是圆形,一个是长方形:图案和颜色也不一样,一个是咖啡色,一个是蓝色。妈妈送了一个电暖袋给奶奶,另一个给了我。  相似文献   

7.
追求和逃亡是文艺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柏拉图和叶芝分别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一个真实的;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一个短暂的,一个永恒的。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而这种旅程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共性,揭示出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探求主题。  相似文献   

8.
《小读者》2007,(4)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份痛苦。主持人娟子愿成为你的知心好友。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7,(8)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份痛苦。主持人娟子愿成为你的知心好友。  相似文献   

10.
娟子信箱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就成了半份痛苦。主持人娟子愿成为你的知心好友。  相似文献   

11.
    
两个孩子很要好,他们同校同班同桌加邻居。一天,两个孩子偷了邻家杏树上的两颗青杏。一个孩子被爸爸痛打一顿,一个孩子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被打的孩子一夜没回家;第二天,得到夸奖的孩子也不见了。  相似文献   

12.
两个傻苦瓜     
在一堵墙的两边各长着一棵苦瓜。一棵长得壮一些,一棵长得弱一些。不久,两棵瓜藤先后爬上了墙头。又过了几天,两棵藤各开了一朵花,花又变成了小瓜。日子一天天飞走,两个苦瓜长大了。一个长得饱满结实,一个长得小巧玲珑。一个是小伙,一个是姑娘。  相似文献   

13.
一次看书,我碰到这样一道题:画两条线段,使下面的图形有5个三角。开始,我是这样想的:用一条线段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就可以把两个三角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如下图)。可是,我一数,发现有7个三角形。我又想了想,看了看,画了画,发现在一个三角形中添一条线段只增加一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相关联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单句成为复句的组成部分后,失去了独立性,叫作分句。复句的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两个  相似文献   

16.
两个13岁的女孩,生活在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在城市里被幸福包裹,一个在大山里苦苦追求梦想。她们因为一篇文章而结识,两个世界有了交集,有了这个关于爱心与坚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邓杰 《考试周刊》2015,(3):11-12
在中国和欧洲的历史长河中,分别诞生了两大特点鲜明的政治精英阶层,一个是士大夫阶层,另一个是骑士阶层。两大阶层在各自文明的发展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对后世文化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反映两个阶层特色的文学作品——诗歌入手,深入分析两个阶层精神特质的异同,以期加深对这两个重要群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公平的分配     
一个炎热的下午,两个农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其中一个叫拉姆,另一个叫希亚。两个人都带了美昧的面包充当午饭。拉姆带了3个面包,希亚带了5个。正当他们准备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商人路过此地。  相似文献   

19.
瑕疵与杰作     
伊然 《中学理科》2008,(10):47-47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著名的雕塑家,一个叫多纳泰罗,一个叫米开朗基罗。两位大雕塑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同样的想法:以《圣经》中的一个少年英雄为题材.雕刻出一件传世杰作。两个人都在等待最适合的雕材到来。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法则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成功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