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合理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通过深化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精神及战略部署,对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遵循《"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中,建设了鸡西市集中模式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对该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完善改进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门槛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状况,本文指出缺乏与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对应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备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滞后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是由传统资本要素拉动式增长转向人力要素拉动式增长,而这种转型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同时由传统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转向重视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中典型的社会问题,本文进一步指出打破既得利益集团控制、实现制度转型和社会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财政职能"缺位"和"越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从政府投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入手,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相似文献   

5.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可通过对政府非税收入进行“分流归位”,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和管理体系,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等途径进行;此外,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需对相关配套措施加以改革,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规范,深化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改变现在"上头小、底层大"的洋葱型社会结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明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5月16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共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我的印象里,中央会议讨论中等收入群  相似文献   

7.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土地财政在我国城市建设、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土地财政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加剧了产能过剩、成为高房价的推手。要"戒掉"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渴望、推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顺应、合理分配土地出让收益、从源头上抑制土地财政的片面增长,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
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于政府的预算支出,政府预算支出决定于政府预算收入的总量与规模。在不同的政府收支分类模式下,政府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从而影响政府预算收入的构成和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本文从教育经费预算渠道、教育经费预算科目、教育经费预算级次和教育经费预算考核等方面,论述了在不同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模式下,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对于教育经费预算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缩减收入分配差距,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调高、扩中、提低"成为构筑和谐社会中收入分配秩序的基本政策取向.社会团体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可以弥补政府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秩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政府预算体制各国基础设施和服务性部门的国有企业大都采取这种体制,如邮政、通讯、供水、供气、广播、电视等市政企业。这类企业大都按"公法"组建和经营,在财务上实行预算体制,即政府统收统支,盈亏由国家财政包干负责,政府对企业各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在人事制度方面,基本上采用政府聘任制和委派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及经理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免,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其工资待遇由政府严格规定。企业领导人的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其法律监督是一种司法监督。人民检察院实施监督具有宪法、刑事诉讼法上的法律依据,并且这种监督从理论上、历史与现实上也有其合理根据。  相似文献   

12.
陈云的“民生”思想是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重要改造,也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陈云时刻关注人民生活,毕生追求人民利益的实现,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研究、继承和发扬陈云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南阳汉画艺术中,表现远古神话的题材是比较多的,主要用来表现人们祈求福愿、羽化升仙、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正义战胜邪恶、力量战胜灾难等方面。这些内容如实地反映了汉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体现了汉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向往。  相似文献   

14.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传统史家实录的方式记录了武汉会战战区地带黄梅乡村民众的真实的生活图景。小说在富于时代、地域色彩的民俗和风情的书写中,展示了中国民众壮丽的生存姿态、顽强的生存意志、坚韧的生存毅力。中国民众求生诉求的强度,正写照着侵略者的残暴的酷烈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途中 ,如何充分尊重民心民意 ,凝聚民智民力 ,关心民生民利 ,也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试图以人民群众在弘扬先进文化和开拓先进生产力方面的突出作用 ,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社化以前,中国农村是小农家庭组成的社会,农村中家庭经济占主导地位,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后,公社的集体经济取代了家庭经济。本文考察了人民公社制度对家庭经济的否定、限制和恢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的结论是:家庭经济适合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将长期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美学对现实经济的研究是被忽视的,审美一直远离于经济活动之外,成为形而上学之“道”。警而,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强,审美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审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道德教育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精神家园的营造、人文精神的弘扬、心理素质的健全等已是关系到未来人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道德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只注重外在功能的层次,如果缺少对人的精神关怀、缺少一种"真诚的道德权威",它只能是内容高尚的形式教育.因此,需要从人的精神维度重思道德教育,以精神造就品质,进行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民生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民生理论体系建构,始于孙中山.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使民生建设突飞猛进,民生改善前所未有,既实现了孙中山的民生夙愿,又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羌族人口增长迅猛。到2000年"五普"时,其增长速度在各民族中位居第二。位于羌族聚居边缘区的平武羌族人口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羌族人口的兴衰、演变和发展趋势,论证了社会变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