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回归儿童教育,走向学校课程儿童化、儿童课程校本化.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第十五届“校长论坛”,主题聚焦“儿童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践”.旨在突出学校课程的儿童特性、校本特征、时代气息,以兼具丰富性、选择性、品质性的学校课程.促进儿童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升课程领导力,推进学校教育课程化。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第十四届“校长论坛”专题发言后。校长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其间传递的思想信号与精神元素是:生命关怀的终极情怀,教育智慧的多元流淌,思想视野的开阔开放。成都双流实验小学校长毛凤鸣即兴抒怀:学校教育课程化,要抓住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当前校本课程特色化时已是一股风,校本课程建设走人极端、五花八门,带着随意性、功利性。学校课程建设与特色发展有自己的土壤和根基的:一是学校文化.弄清楚课程从学校文化而来,说明了学校从何而来并将走向何方。二是资源的根基;三是学情、师情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学校高品质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发扬地方文化优势、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体系,为学校办学提质增效,从而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简称“南小”)为例,学校以“乐渡教育”为办学特色,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建设学校高品质课程项目,开发了主题为“乡土与世界”的儿童乐渡课程。课程以“乡土”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始终,构建“新乡土”“新世界”“新融通”的课程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巾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同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5.
美国20世纪30至60年代是一个处于大转折的动荡时期,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理论背景,深受英国保育学校的影响,这时期的美国学前课程开始全面关注儿童情感的发展,强调儿童个体潜能的发挥和自我表现.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为将来学业做准备的“阅读指导课”,可被视为主情主义时代的一股逆流,它预示了美国学前课程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此次课程变革的发展趋势是从实用走向自由,具体表现在课程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走向“个人本位”;课程目标从“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走向“表现性目标”;课程设计从“问题中心”走向“儿童中心”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他在早年进行的课程实验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自发活动、教师预定活动和有必要预备的儿童自发活动。这一实验恰是经由了幼儿生成活动——教师预设活动——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的一个实验过程。他主张“要有目标,又要合于生活”,幼儿园的课程“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临时变更”。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结合单元教育课程的实践,谈一谈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几点体会与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7.
推动学校课程儿童化、儿童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绵竹紫岩小学以丰厚的课程文化构筑生命成长的基石,凸显了课程“三化”的教育价值:突出课程的儿童特性、学校特质、时代气息.以兼具丰富性、选择性、品质性的学校课程,适应了儿童全面、个性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专家研究发现:儿童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小学是儿童由原始地认识世界向科学地认识世界过渡的起步阶段.课程适度综合更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更有利于儿童认识能力的渐次发展。小学科学课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典型代表”,学科学习必然走向综合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传统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中心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这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教育影响巨大,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学校教育应实现知识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联系,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建构生命课堂,从而将儿童的自然天性合理有序地融入社会理性之中,弘扬儿童个性,完善儿童人生,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借助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对西方现代学校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是否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助于世界的祛魅等三个常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分析中勾勒出西方学校制度在制造贫困、反教育性、隐性课程、世界宗教等方面的社会负功能,并进而提出防止过度“学校化”、加强其他制度的教育品质、建立全社会终身学习网络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小学德育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1年11月19日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指出:“小学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世界各国政府也都在小学阶段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德育类课程。  相似文献   

12.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我们尝试用这三个词概括学校课程的发展历程。目前,学校课程大致处于“与时俱进”的起步阶段。与时俱进的阶段即“现代学校课程”。现代学校课程的课程目标应变“学校特色创设”为“服务学生发展”:要调适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变“数量众多”为“层次多样”;还要强化课程实施全过程:变“忠实落实”为“动态探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正式形成阶段三个时期。研究认为,人的解放首先是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是人类从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最后是人从自己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钥匙,它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人类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纵观几十年来日本“幼小衔接”课程演进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逐步明确“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作用;二是不断细化“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目标;三是不断深化“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四是不断丰富“幼小衔接”课程内涵。该课程旨在培养儿童积极融入周围环境和未来世界的情感、意志、态度、素质和能力,进而支持儿童逐步养成生存能力,开启积极乐观的学校生活,创造充盈丰润且灵动美好的童年生命姿态。日本的“幼小衔接”课程在其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儿童始于幼儿期游戏中的具身学习,强调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遵循儿童中心主义理念,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幼小衔接”课程框架,以保障儿童最大利益,支持儿童开创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我国治理“超前教”“强迫学”“小学化”式的“幼小衔接”现象,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课程改革,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方法论层面,均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建设就是落实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将学校文化落地变现的过程。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而意义广阔的问题: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化。实现学校文化课程化,关键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建构学校课程文化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怎样将学校文化植入课程.并相应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里以校本探索为例,展开六个点位的探讨。一、为什么要将学校文化课程化如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德育一样.当下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如将学校文化文字化、彩色化、口头化,以致形式化、形象化,学校文化缺乏认同与内化,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力和生命力。学校煞费苦心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因缺失文化引领而陷入无序状态。破解“两张皮”现象,我们的核心主张是:学校文化课程化。建树这一观点至少有四点理由:一是学校文化植入课程才有教育力量,这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教育特性。二是学校文化只有落地课程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导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三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优质的课程建设和高水平实施为依托,而这种依托取决于学校课程领导力。四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必须以渗透学校文化的课程文化建构为根本途径,脱离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也就生长不出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7.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怎样开设学校课程?怎样实施学校课程?笔者认为,将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开放与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思考其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尊重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教研工作出现了“教而疏研、研而不实”的倾向。而从教育发展的需求上考虑,教研是需要我们着力的重点;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改的思想理念要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效应,教研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上看。教研应该是学校走向“学习化组织”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需要看,教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学校教研工作十分重要,与时俱进,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已是学校工作的突出问题。那么,当前学校教研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