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中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 ,认为这首词之所以充满艺术魅力 ,在于它将深秋的迟暮苍凉之景与游子的“秋思”情怀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中的杰作,脍炙人口,广为传颂。比较其四种英译本有助于理解诗词英译中如何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再现其美学价值。试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天净沙·秋思》的四种英译本,以此来探讨古诗词英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首借秋景抒悲情的抒情小令,《天净沙·秋思》历来被视为艺术经典,在当代也被收录于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面对《天净沙·秋思》这一经典文本,语文教学多以依托文本调动学生感受秋天苍凉萧索之景、体悟诗人羁旅天涯之悲为教学重点,本文基于陌生化理论视角,以延长学生感知文本情感的领悟过程、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思考为主要目的,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拓展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谓是艺术作品一个成功的典范,文章以短小精悍见长,细分析,该小令用了最简短文字却涵括了几种艺术手段,其表现为;艺术情景的构造,反村烘托的对比美与巧妙的修饰。一、艺术情境的构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相似文献   

5.
对《天净沙·秋思》中意象的结构主义分析盛兴军处于元代杂剧散曲创作最为兴盛时期的马致远,仅用28个字就写出了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作者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把一些独特的富有人文内涵的自然意象并置组合,构成一幅意蕴含蓄情思幽缈的秋日黄昏...  相似文献   

6.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一组写景句,历来的解读都做实景处理,如果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去解读,则可看出"小桥流水人家"实为心中所想的虚景。这样解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该曲的内容意蕴。  相似文献   

7.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马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凄凉的秋风中思念故乡、厌倦漂泊的情思。作品前三句全是景,但又句句在抒发游子的思乡与客愁。“枯藤、老树”,一语道破暮秋之景。干枯的藤蔓、苍老的树木,逼入眼底,给人一种苍凉、凄清之感。“昏鸦”则更进一层点明时刻,日已黄昏,百鸟归巢,乌鸦的哀鸣,便油然勾起了游子的乡思离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含蓄地表达出游子无家可归的哀愁。单用凄凉的晚秋气氛开启全篇,…  相似文献   

8.
申丽 《师道》2003,(8):30-30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部曲。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这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天净沙·秋思》由于诗句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所以教学的第一步自然便是吟诗。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碰撞而来的文化产物。由作曲家胡德章进行全新谱曲的古诗词歌曲《天净沙·秋思》中精炼的诗词和婉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们的凄凉悲苦之情。本文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歌曲《天净沙·秋思》展开了讨论。演唱者在对诗词深入了解后,结合正确的表演方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0.
周立波 《考试周刊》2008,(53):125-127
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赏析,从诗句通过不同意象的叠加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与绘画的应用、动静景结合、音律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理解意象诗歌的特点,体会意象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短短二十八字,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也展示了一幅绝妙的秋恩图,被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誉为秋思之祖。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作者以“秋思”为题,使之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相当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撼人心魄、动人情肠的美文。其中具有意象美、意境美、音乐美和空灵美等美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元曲《天净沙·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本篇描写了一个羁旅天涯的游子在秋天夕阳西下之时看到的景物,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全篇共二十八字,以写景为主,寄情于景。字字写景但句句抒情。一、秋日之景全文开篇三句共计十八个字九个词,处处实景字间无一虚词,文字流畅蕴含丰富,马致远以深厚的文  相似文献   

14.
邓书宇 《学语文》2009,(1):55-55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名篇。曾被誉为“秋思之祖”。这是一篇向学生介绍元曲知识和指导学习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生动教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侧重从后者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5.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与《天净沙·秋思》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入选篇目。它们作为写景抒情的古典名篇,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千百年来为后世喜爱和传诵。《君子于役》抒发了妻子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被誉为“闺怨之祖”;《天净沙·秋思》表达了天涯游子的思乡情怀,被称为“秋思之祖”。二者的抒情主题不同,但在抒情艺术方面却有许多共同之处。1.寓情于景。这两篇作品都是写景抒情的典范之作,都将思想情感寄寓于景物之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情怀。《君子于役》描写了夕阳西下,暮霭沉沉,牛羊归圈的黄昏景象;…  相似文献   

16.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正是由于这首曲所散发出的浓郁的思乡情绪。但是这首影响深远的散曲,其思想内涵除了大家熟知的思乡这个层面外,还包含了主人公在辛苦疲倦之后那种依然继续奋斗的雄心。以秋色衰景反衬,更加表明了人物奋斗之艰难。这才是马致远营造如此冷落苍凉意境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气清新自然,色调峭拔深邃,它汇聚了凡十一个意象,并以特定的抒情结构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互补型的意象系统,相得益彰。在这种意象状态之中,每个意象除了具有自身的涵义之外,又染上了深沉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作业的结构与组合,加强整合、选择,强调均衡等。为此,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设计选择性作业学完《天净沙·秋思》后,我是这样设计的:背诵这首精美的词;查找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仿《天净沙·秋思》写《天净沙·冬恋》;根据词的意境,为词配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以便解释中国古诗的模糊性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当学生们熟读了全诗,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大意后,我便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引导学生分析文意与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