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微观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本要素。社会资本要素的运作契合了我国现实的人情社会,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探讨社会资本运作与大学生就业的逻辑关系显然有其现实意义。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亲友、学校、社会三个主体,促进社会资本三元主体的有序运作、规避无序运作带来的高成本,对于大学生合理合情就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按照先天和后天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类,可以探究大学生个人、社会、高校、家庭和特殊时期及事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家庭资源和所读学校等因素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倡导以大学生个人为主体,备方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描述了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当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大学生获取社会资本的渠道,进而从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等方面提出了增加大学生社会资本积累的途径,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高校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如沿海地区生源、父母工作单位在国家机关、父母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性别等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其中,沿海地区生源和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影响非常显著。进而提出应从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和逐年下降的可供就业岗位数的供求矛盾,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性问题。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社会资本不可忽视。家庭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选择、就业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社会资本及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就业落实率、起薪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学生相比,来自社会弱势家庭的学生在家庭社会资本与个人社会资本上都比较缺乏;(2)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或升学时,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升学选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个人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3)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落实、起薪、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正面影响;(4)社会资本对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有较为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对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落实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背景,从社会资本的结构本身的层次来探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农村大学生以家庭为主要载体的社会资本水平又相对低,在目前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只能在弱关系中动员这种社会资源即人际关系网络资源。通过实证研究,农村大学生只要充分动员和摄取弱关系网络,就可以获得就业信息资源。这是他们求职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积累和建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9.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文章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厘清社会资本的内涵,探讨其与就业的关系。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探讨开发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期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郑茂雄 《高教探索》2012,(2):131-136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关系、人情、面子、财富和权力等级等先赋性因素占据社会的重要地位。社会资本"强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就业机会上,而应该深入分析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本文拟以家庭为基点,综合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把就业满意度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指标,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同时,对家庭社会资本容易造成的关系就业、内部招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社会网络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资本;二是以贫困生本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资本。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提升其社会网络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贫困生不断对自己的社会网络资本进行拓展与重构:一是扩大原有的社会网络;二是建立新的社会网络。新的社会网络资本的建立对高校贫困生职业地位获得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分布失衡是指不同主体在进行同一社会行动时,拥有与使用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布失衡的测量指标,并基于6省15所高校2 9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更少,质量更低,使用社会资本的次数也更少,且更偏好使用弱关系和低质量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的双重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给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获取困难和就业质量低端锁定等负向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应通过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等路径,防范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社会资本"在就业市场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正负效应,我们不应一味地批判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占有量不同而造成的就业不公,而应积极引导它的正面发展,限制它的负面影响,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开发大学生的"自致型"社会资本,降低大学生就业不公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所弱化,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的不合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到位,与“学分制”、大学生“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尚不健全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育人环境、组织领导体制、人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职业观存在的偏差以及教育对策,为高校开展职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发现大学生职业观存在诸多偏差,包括强调个人职业价值,忽视社会责任;就业缺乏自主性,存在依赖心理;职业认识模糊,对自身专业缺乏认知;职业规划不足,缺乏职业发展目标;缺乏个性化就业辅导,就业指导机构的作用有待增强。提出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就业观念更新、加强就业指导、普及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纠正大学生职业观偏差,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LS)对368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表明,性别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要素上存在主效应;性别和专业在家庭支持上存在交互效应;专业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主效应。(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满意度对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素的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非师教育"型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就业率的攀升.本文就高职教师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作者所在高校的"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影响因素"调研统计数据,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两性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信心整体偏低,男生就业信心明显高于女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力资本、求职准备、学科理解、家庭背景均对就业信心有显著影响并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为提升大学生信心和就业质量,高校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和性别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就业指导,女大学生应积累人力资本并提升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网络求职模式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大学生网络求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网络求职中存在的风险对于大学生具有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自身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帮助提升大学生在网络求职中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华中科技大学英语-通信双学位专业2001级60多名学生的学习、就业等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尽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但该培养模式是基本成功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较强,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