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远 《数学教学》2009,(11):F0002-F0002,1-6
最近颇有兴趣地阅读了《数学教学》杂志2009年第2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关于“函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谈话一数学教学要抓住数学本质》,感到文中提到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叙述方便起见,下面把此文简称《谈话》.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了《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1-2期刊载的几篇文章,杨泰燕的《揭开"??"的神秘面纱》以下称为(文1),曾飞鹏的《我的两点意见》(文2),马先龙的《运用基本结论速解中考题》(文3),笔者有几点想法,数学解题应该追求顺其自然,追求简洁,明快,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是数学教学的宗旨。一、理解规则(概念)对(文1)中的新规则、新概念的问题,应抓住规则(概念)的内涵的本质属性,在数学中理解概念是很重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见到数学欣赏这个名词是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当期第二篇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与柴俊博士合写的文章《欣赏数学的真善美》。我对这篇文章爱不释手,看过很多遍,里面的很多内容几乎能背下来。  相似文献   

4.
《数学通报》2007年第7期第64页给出了数学问题1677及其解答.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公认的难于回答的问题。1941年,美国数学家R·柯朗与H·罗宾斯合作写了一本书,题目就是《数学是什么》。该书缘何不以“什么是数学”为题,我想二者是否有所区别,“数学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从教研的角度谈创新与数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 (《创新与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月刊》2 0 0 0年第 10期 )笔者围绕“问题解决与开放题教学”、“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新与文化继承”等主题对“创新与数学教育”这一论题进行了分析 ,现再从教研的角度对一些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 ,现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 .尽管人们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是 ,从理论的角度看 ,仍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例如 ,在所谓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之间究竟存在…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数学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它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在2004年第10期刊登了《“有借有还”问题要合乎科学性》这篇文章,文中提到了这样两道题: 1.把17匹马分给三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理念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如何使数学走向生活呢?“课程生活化”就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课程生活化”要得以实现,还离不开“课堂教学生活化”。一节好的数学课是否只以课堂教学是否生活化为评价依据?下面通过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来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数学课堂。引例:《分式的乘除法》(北师大…  相似文献   

10.
数学要给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也单独列出并作了具体阐述。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思考”。那么,在课改实践中,“数学思考”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又如何呢?由于“数学思考”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面对“数学思考”,教师们大多是兴趣不浓、思考不深、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11.
陈力 《今日教育》2010,(3):62-63
最近拜读了两位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的文章,一篇是俞正强老师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立序”与“选材”》,还有一篇是华应龙老师的《我是怎么想到的——讲述公开课里新点子的来历》。我对这两篇文章潜心研读、细细咀嚼,不下三遍,从这两位大师的文章里,我读出了他们深邃的眼光、入木三分的剖析、别出心裁的想法、独具匠心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沈光中 《山东教育》2000,(13):34-35
《开展“问题解决”研究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一文在第3期发表后 ,许多读者来电 ,希望了解“问题解决”教学的培养目标的详细内容。现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五个意识标准》刊出 ,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内涵,探讨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需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14.
安振平 《中学数学研究》2010,(7):F0004-F0004
《数学通报》2002年第9期“数学问题解答”栏的第1393题为: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及《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沿革及启示》两篇文章中,都提出了“什么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疑问,并指出:如果把数学分为“有用地”和“无用的”两部分,一定会损伤数学理念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会丢失数学的精华.笔者认为,作为“人本化”的数学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不是要把数学人为地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两部分,而是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完整、正确地领会其涵义,并体现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看了《福建教育》2010年第1期邱廷建老师伪E念教学的常见误区及其对策》一文,笔者颇有感触。笔者曾对“数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怎样的误区”、“新教材中数学概念有什么特点”、“数学概念教学该采取哪些对策”等问题进行过调查、分析,现结合人教版教材中数学概念的编排特点分析概念教学出现常见误区的部分原因,并谈谈如何做好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7.
福建孙建斌老师分别在《数学通报》2010年第7期、第8期的“数学问题解答”栏目提出并解答了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学青年教师》是贴近小学教学的好杂志.我每期都要看。比如2004年第11期,里面就有很好的章(如《一道试题引发的思考》),读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营养。数学教育提倡“自主、探究、合作”,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有些做法似乎离开了数学本质.把数学教学当成了一种“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样的表演。不久前读完《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第9期.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愿意提出来和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热点和难点。2006年《人民教育》第3-4期合刊《透视新课程》专栏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案例,“追问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分野”,引出郑毓信谈《学校数学:必要的抽象》,引出孙晓天谈《生活,“发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我每期必读的数学杂志.在2008年第11期杂志上我看到彭翕成老师的一篇文章“一个等边三角形经典问题探究”.彭老师在指导学生用“几何画版”探究正三角形的性质时发现正三角形有如下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